1000米无线发射电路图(四)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无线电遥控发射、接收头(T630/T631)的制作方法。
电路介绍
无线电遥控发射头T630是一种内藏开线未经信号的微型发射机,其发射频率为265MHz,12V电源供电时,遥控距离为100M,工作电流仅为4mA,其体积为28X12X10mm。无线电接收头T631,一个内藏天线,象电视机高频头一样的接收、解调器,其典型工作电压为6V,守候工作电流为1mA,接收频率为265MHz,其体积仅为31X23X10mm。利用它们可以很方便地制作出各种无线电遥控装置,具有微型化,传输距离远、耗电省、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方便地取代红外线、超声波发射及接收头。
无线电射头T630电路原理如图所示。电路四发射管V1及外围元件C1、C2、L1、L2等构成频率为265MHz超高频发射电路,通过环形天线L2向空中发射。天线L2采用镀银线或直径为1.5mm的漆包线,天线尺寸为24mm(长)X9mm(高)。三极管V1选用高频发射管BE414或2SC3355。
无线电遥控接收头T631电路原理如图所示。接收电路主要由V1、IC等组成,V1与C7、C9、L2等元件组成超高频接收电路,微调C9改变其接收频率,使之严格对准265MHz发射频率。当天线L2收到调制波时,经V1调谐放大出低频成分,再经V2前置放大后送入IC LM358,进一步放大整形后由LM358第7脚输出,该印刷电路板实际尺寸为31mmX23CC,天线尺寸为27mm(长)X9mm(高)。OUT为信号输出端,三极管V1选用BE415或2SC3355。电容C9可选用小型可调电容。IC选用LM358。
在发射及接收电路中为减小体积,所有电阻均选用1/8W或1/16W的金属膜电阻;电解电容亦用超小型电容,其它电容全部采用高频陶瓷电容。在焊接时元件引脚尽量剪短,使其紧贴电路板,电路板材料应选用高频电路板。
以下是两载采用声表面的收发装置,相对于前面的介绍的电路,具有更远的传输距离、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易制作、调试。
1000米无线发射电路图(五)
下图为该机的工作原理图,该电路主要由四部份组成:供电电路,立体声编码电路,晶体振荡电路和射频放大电路;U2和发光二极管LED及相关阻容元件构成供电电路,其中U2输出稳定的9V电压,供BA1404和Q1Q2之用,发光二极管在这里除做为电源指示外,还为BA1404提供稳定的2V左右的工作电压。R5为LED的限流电阻。C25,C26,C32,C33,C34为电源滤波电容,R5,R13,R17为电源退耦电阻,可减少各级间因使用同一电源而带来的级间干扰。BA1404及周边元件构成调频立体声编码电路,这里不使用其内部的高频振荡电路,只将它作为立体声编码器之用。R1,R2,R3,R4和C1-C10构成调频预加重及输入匹配网络,与接收机的去加重网配合可有效地改善频响效果。L,R两路音频信号经预加重网络及输入匹配网络后分别输入BA1404的1和18脚,编码后的音频信号由14脚输出,同时13脚输出19KHz的导频信号供接收机同步解调出LR信号。Q2及其周围的元件构成晶体振荡电路,其振荡频率由晶振JZ2决定,本图中为13.09MHZ,IC1输出的音频编码信号和导频信号经Q1构成的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晶体振荡电路,Q1级可有效地加大调制频偏。通过选择变容二极管和晶振亦可有效地加大调制频偏。Q3,Q4构成射频功率放大电路,Q2Q3还起到倍频和功率放大的作用。通过改变CV1CV2,可将射频频率倍频为91.63MHZ(此处为七倍频),刚好落在调频广播频段。Q4工作在丙类状态,发射效率较高。L8,C40及CV3,C41构成射频滤波及天线耦合电路,通过调节CV3可使高频波有效地传送给天线,减少谐波分量。整机输出功率约为1W,采用室外GP天线发射在开阔地带实测约可发射近一公里。
下图为该机电路板装配图。L1,L2,L6使用色标电感,L6应选择功率不小于1/8W的色标电感,其它电感线圈均使用直径为0.51mm的漆包线在3.3mm的钻头上绕制,圈数为图中所标。Q4亦可选用C2053可使射输出功率更大些。整板工作电流约为200毫安。直流电源应选择输出电流不小于500毫安输入电压为12V的直流适配器。如果工作电源的输出功率不够,极易引入交流声,影响发射机的工作性能。
所有元件焊接完毕检查无误后接上拉杆天线或GP天线,将场强计调谐在91.63MHZ,通电试机,调节CV1,使其LC回路谐振在晶振的N倍频上(此处N=7,即13.090MHZ x 7=91.63MHZ,FM88-108MHZ段内),此时场强仪指示输出最大,接着调节CV2和CV3使输出场强最大即可。该电路的调制频偏相对于普通电台的调制频偏会略小些,表现为接收机输出的声音较小,但已可满足一般正常接收的需要。调整W1可改善调制频偏和立体声分离度及音质。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