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考虑将中芯国际列入黑名单
据路透社报导,美国国防部一位发言人表示,其正在与其他机构合作,决定是否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企业名单。另据消息人士透露,五角大楼本周已提交一份建议给美国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最终中芯国际是否列入实体名单,需由商务部等确定。
Kitty点评:若此次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企业名单,那么可能对美国半导体设备和EDA软件向中芯国际的出口受到限制。虽尚不清楚这份实体名单的细则,但这将不再只是针对某家IC设计公司的代工业务限制,而是对中芯国际的研发生产制造的限制。
中芯国际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且工艺最先进的晶圆代工企业。眼下,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制程已经量产,并继续研发7nm工艺。一旦实体名单落地,将不可避免地延缓或者阻碍中芯国际的代工业务以及先进工艺的研发。对于通信芯片、处理器芯片、FPGA等芯片而言,先进工艺尤其重要。前有中芯国际购买EUV光刻机受阻,现有美国实体名单威胁,可以看到先进工艺的研发与量产恐放慢。
就在上个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进一步限制了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生产的产品,此禁令使得华为向第三方芯片公司采购芯片也因使用了美国技术而受到限制。
此次,美国拟再出重拳限制中芯国际的研发制造,是再次对全球供应链安全的严重破坏。不过,打击他国企业的同时,也令包括Lam Research,KLA Corp和Applied Materials等提供关键芯片制造设备的美国公司受到影响。
另外,中芯国际在最新官方声明中表示,中芯国际一直合法依规经营,关于“中芯国际涉军”的报道不实。中芯国际愿以诚恳、开放、透明的态度,与美国各相关政府部门沟通交流,以化解可能的歧见和误解。
美国打压华为,引发美国半导体厂商芯片积压
9月1日,据路透社报道,一位分析师表示,美国政府对华为采取的限制措施,引发了整个芯片行业大量积压未售产品的库存,而华盛顿方面提出的支持芯片行业的援助计划,远远达不到填补缺口所需的资金。
VLSIResearch首席执行官Dan Hutcheson周一向路透社表示:“在表面之下,有大量的库存积压。我们看到集成电路的库存水平比经济下滑之前更为典型。美国参议院提出的法案将向美国国内半导体制造商提供超过228亿美元的资金,但表示,这还不到所需金额的一半。500亿美元更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Dan Hutcheson表示,现在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导致美国芯片厂商被排除在外,其他国家的芯片厂商还在进入中国市场。
SEMI(国际半导体协会)更是请求美商务部能对8月17日之前生产的芯片网开一面,给美企120天时间用来卖货。
Lily点评:
根据瑞银的数据显示,2019年高通63%的销售来自中国市场,美光的50%销售来自中国,德州仪器43%的营收来自中国,美国如果用技术来挑战市场,最终的结果,去中国化真的可以成功,企业也是遭遇业绩下滑或者倒闭的危机。SEMI的统计显示,美国针对华为的禁令降低了海外用户采购美国设备共和软件的意愿,一些跟华为无关的企业,已损失近1700亿美元。
国内整机企业在选择芯片供应商时,因为美国芯片政策不断变化,大家都在调整寻找国内替代供应链,比如监控视频龙头企业称,为了扶持国产供应商,还会选择比如拿出10%的订单,一起合作逐步提升性能。这样间接降低了采购美资厂商的产品。带动国内芯片厂商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
还有华为供应链的示范效应,华为2018年对外采购部件花了700亿美元(约4778亿元人民币),其中从美国企业采购芯片的金额达到110亿美元(约750亿元人民币)。这些芯片的订单已经有一部分转到国内芯片厂商,美国制裁的中国厂商的名单不断拉长,未来受伤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也会不断增多。
存储供应商美光正式确定于9月14起断供华为
截至目前为止,美国对华为的禁令依旧没有松口。尽管诸多美国芯片厂商申请了继续向华为供货的许可证,但美国政府尚未给出明确的“通行许可“。近日在BMO技术线上峰会中,存储厂商美光也宣布将根据美国禁令对其供应链做出调整,对于合作伙伴华为深感抱歉,未来将不能为其提供内存与闪存芯片的供货。
Leland点评:对美光来说,来自华为的营收高达其总营收的13%以上,而最近由于禁令影响,其占比已经低于10%,虽然有所降低,但对美光来说依然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来源。美光首席商务官Sumit Sadana提到,虽然美光可以将这些产品转向其他客户,但难免会对美光的整体收入造成影响。而对于华为来说,CPU等芯片的断供仍不至于截断其整个手机业务的发展,但内存和闪存芯片将为华为的全部产品线带来深远影响。尽管如此,华为仍可以转向三星和SK海力士等韩国厂商寻求稳定的存储芯片供应,SK海力士也在今年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表示: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压力对其业务并不存在实质性影响,华为的问题也早在今年年初纳入了我们的应急业务计划。从长远看来,随着禁令的截止期限在即,华为最好的折中方式是选择日韩企业作为供应商,但以华为目前的囤货趋势来看,手机主芯片的选择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苹果自研GPU将于明年下半年推出 补全核心部件最后一块版图
8月1日,据外媒报道,已经在6月份宣布自研Mac CPU计划的苹果,还将推出自研的GPU,代号为“Lifuka”,目前进展顺利,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推出。
Simon点评:
苹果自研GPU并非完全是一个新消息,早在2017年苹果便开启了自己的GPU自研之路,而此前苹果一直与Imagination进行合作,获得该公司的技术授权协议。但在今年1月2日,苹果宣布重新与Imagination破镜重圆,放弃了自己自研GPU的道路。
而在更早的时候,2016年,苹果将自己的手伸向了合作伙伴Imagination,有报道称,至少有25名该公司的研发人员跳槽去了苹果,其中包括6位高级研发人员,可谓把自己的合作伙伴挖空了。
这也是为何苹果有底气在2017年宣布自己独立研制GPU,并且在其后续发布的A11、A12等芯片中都能看出,新款芯片性能的确有跃升。但是即便如此,在今年也重新与Imagination合作,继续使用其技术授权,就是因为难以绕过其专利技术。
而在PC/NB端,苹果此次宣布自研GPU算是再次尝试,从宣布转向Arm指令集的Apple Silicon后,抛弃AMDGPU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好处自然是不少的,比如功耗更好控制,可以针对macOS进行专门的定制,使用同一内存架构避免了PCI的延迟,CPU和GPU之间可以有更好的沟通。
一直以来,苹果PC/NB端的短板就在GPU,这也是许多用户诟病的地方,而今采用了自研GPU,相信在性能上能够得到一定提升。并且GPU除了常用的图形基础界面、视频硬解、游戏实时渲染等内容之外,在科学运算等专业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因此这块版图,苹果最终还是要收入自己的囊中,并且这次与Imagination的情况不同,同样在使用OpenGL和OpenCL的情况下,苹果自己做出GPU的可能性较大。也可以期待一下,最终苹果这块GPU的效果到底如何。
据媒体消息,新唐科技(Nuvoton)在9月1日宣布已完成收购松下半导体相关业务。
Kevin点评:新唐科技成立于2008年4月,同年7月承接了华邦电子分割的逻辑IC业务正式展开营运,且在2010年8月在台湾挂牌上市。新唐科技目前自身有单片机、微处理器、特殊应用系统晶片、智能家居音频、电源管理、云计算、GUI和IoT解决方案。此外,新唐科技拥有一座可提供客制化vwin 、电源管理及微控制器产品制程的6英寸晶圆厂,除负责生产自有IC产品外,还提供部份产能作为晶圆代工服务。
此次新唐科技收购的松下半导体相关业务包括感测技术、微控制器技术、以及包括MOSFET、RF-GaN、激光二极管等在内的半导体组件业务。这些业务中大部分是新唐科技之前没有或者不擅长的业务,收购之后,可以丰富新唐科技的产品线。业内人士基本都知道MCU想要实现高利润率并不容易,单独的模拟芯片也是,现如今不论是模拟器件供应商,还是数字芯片供应商都要么提供一些具有完整功能的模块,要么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给客户。而如果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产品的话,不论是构建模块还是完整的解决方案都要容易得多,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更容易把握。
独家中标!紫光展锐拿下中国联通Cat1项目
9月3日,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中国联通Cat1芯片集中必选项目结果出炉,紫光展锐成功中标。中国联通在招标时设置的最高价是3.9美元/套,这意味着,Cat.1将作为中速率IoT场景的主流无线接入技术,正在迎来大规模的市场增长。
根据公布的招标信息显示,本次采购规模为500万套,是截至目前运营商Cat.1芯片招标中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此次中国联通Cat.1芯片集中比选项目的大规模采购,对Cat.1产业链乃至整个蜂窝物联网产业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将推动Cat.1产业的快速规模化发展。此次项目的成功中标,再一次印证了展锐在Cat.1领域的全面领先优势。
Lily点评: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基建,在发展移动物联网方面,工信部明确指出要建立NB-IoT、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其中NB-IoT和4G Cat.1作为中低速率物联网应用的承载者,已经成为促进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的关键技术。
目前全国30%的中低速率业务需要Cat.1网络,供应这个芯片的厂商主要有紫光展锐、高通、翱捷科技,紫光展锐这次中标,标志着中国厂商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做好Cat1市场,LTECat1未来是近亿级市场,市场容量巨大,中国厂商可以凭借自主能力拔得头筹。
百度投资100亿建2个云计算中心,服务器装机达20万台
9月2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与百度签署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百度将在顺德区建设人工智能云计算产业基地,分别在顺德高新区和顺德区均安镇畅兴工业园三期各选址100亩地块投资建设两个云计算中心。
合作协议显示,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服务器装机规模达20万台,将为佛山乃至珠三角地区的人工智能、云计算、自动驾驶、大数据、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创新孵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Carol点评:该项目将采用百度第四代领先的IDC基础架构,拥有超大型神经网络、超大规模高性能计算集群,以及万亿级搜索数据、百亿级定位数据、百亿的图像和视频数据。百度集团副总裁兼总编辑张东晨表示,该基地将成为“AI+5G”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底座,支撑各类软件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语音技术和大数据方面的应用。
另外从产业链供应的角度来说,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个很长的产业链,百度此次在建设两个云计算中心,服务器装机量达20万台,这也将需要大量SSD、DRAM、NAND Flash等存储产品,另外这也需要一大批交换机、光模块、电源等产品,及各类相关技术和电子元件产品,可见百度该项目的建设将会给一些产业链企业带来不少机会。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表示,该项目落户也将为顺德区的人工智能、云计算、自动驾驶、大数据、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创新孵化提供强有力支撑,为创建智慧城市起到至关重要的基石作用。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7月销量环比增长7.7%特斯拉Model3欧洲市场交付不足千辆
根据EVsales数据,全球新能源乘用车7月销量达24.8万辆,环比上涨7.7%,同比上涨67.1%,也创下了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新高。得益于中国市场,7月特斯拉Model 3的全球销量达2.2万辆,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49%的份额。
根据EVsales数据,包含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内的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共交付113,659辆,环比上涨22.4%,畅销车型来看,雷诺Zoe环比微跌9.2%,以9,388辆的成绩蝉联第一,占欧洲7月新能源市场份额的8.3%。累计销量排名第二的特斯拉Model 3在7月欧洲市场的交付出现明显回落,总销量没有突破四位数,市占率仅为0.8%。
Lily点评:在全球新能源车加速市场渗透的时候,特斯拉的车型在中国和欧洲市场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现象。笔者发现,在欧洲市场上,特斯拉的Model3遭遇了竞争对手大众、雷诺、宝马的激烈竞争,大众e-Golf和雷诺Zoe销量破两千,环比分别上涨101.0%和96.9%,分别占德国新能源市场的7.3%和7.9%,特斯拉要想在欧洲市场取得更好的成绩,显然要在畅销车型和产品性能上打败竞争对手。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