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小米举行了5G新品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小米一口气发布两款5G手机,“小米9Pro5G版”及”小米MIXAlpha5G版”。前者主打性能、续航、充电全面提升,强调5G时代极致体验。后者代表着小米对未来手机形态的全新探索。
此外,小米还在发布会上公布了全新MIUI11系统与新款小米电视。
发布5G手机,也算是小米在5G时代的“小试牛刀”。但比起手机本身,我们更关心在手机背后小米的5G布局。因为后者才会真正决定小米在5G时代能走远。
而回看历史,每一次通信技术的升级都会带来手机行业的重新洗牌。5G应该也不会例外。这对小米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要知道,在一个新兴市场完成从0到1,将前沿科技向大众普及,是小米最擅长的事情。从过去的智能手机,到智能电视、智能音箱,一贯如此。
另一方面,随着5G时代通信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消费级物联网市场将迎来爆发。小米在IoT市场的提前布局,将帮助其取得先发优势。
截至2019年6月30日,小米IoT平台连接设备(不包括笔记本和电脑)超过1.96亿台,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平台。
长期来看,小米完全有可能通过智能硬件产品的矩阵,实现对大量核心场景和用户的掌握,从而进一步打开互联网变现的天花板。
/ 01/
5G时代,小米准备好了
纵观小米整个发布会,核心的主题只有一个,“5G”。
回顾过去几年小米的布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小米已经为5G时代的来临做好了准备。换句话说,小米很可能将在5G时代再次崛起,原因有三点。
一是更清晰的产品定位和组织变革。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小米相对混乱的品牌定位一直饱受人诟病。而过去几年,小米做的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调整产品线。
在低端市场上,将子品牌红米独立,由金立原总裁卢伟冰负责运营。小米品牌则主打中高端市场。品牌定位的清晰,帮助小米形成了更清晰的产品结构。
在内部,为了应对5G时代更激烈的竞争,小米还在2018年进行两次组织架构变革。
尤其在第一次组织结构调整中,小米首次将战略层与战术经营层进行分离。具体来说,战略性的业务由合伙人负责。而方向明确的业务上,基本启用了80后的“新兵”。
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完成管理层年轻化的组织更替。另一方面,也为未来更激烈的竞争,储备和考察人才。
换句话说,为了应对5G的到来,小米从前端的组织到后端的打法都做了调整。
二是小米的性价比打法,很容易在新兴市场取得先发优势。
从2G到3G带来了屏幕的创新和手机交互的创新,诞生智能机这样一个新兴市场。在5G时代,同样存在着这个机会。
在一个新兴市场,将前沿科技向大众普及,是小米最擅长的事情。从过去的智能手机,到智能电视、智能音箱,一贯如此。
在小米的5G手机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一理念应用。比如,在小米9Pro5G版的手机上,应用了全球首发的30w无线闪充技术、一亿像素技术、最新的处理器、线性马达4D游戏触感技术等新兴技术。
而小米9Pro5G版3699元的最低售价,在动辄4000元以上的5G手机行业里,着实不高。
三是小米强大的研发能力。
事实上,从创业伊始,小米就极其重视技术。某种程度上说,早期的小米就是一个研发团队。创始人团队全部有技术背景,前100号员工几乎全是技术人员。
在9年时间里,小米从当初的一个小团队,到目前拥有2万3千名员工。技术立业,一直是小米血液里最重要的东西。
过去三年,小米持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累计投入达111亿,仅2018年就投入了58亿。
在5G上的研究,小米更是早有布局。
早在2016年,小米就成立了5G预研团队,提前对5G标准展开全面深入研究工作;2017年初,小米正式启动5G手机的设计;2018年9月,小米率先打通5G的信令和数据链路连接,为5G商用奠定基石;2018年12月,小米集团在2018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上首次展出旗下首款5G手机——小米MIX35G版。
某种程度上说,如今的小米MIXAlpha,正是小米5G研发能力的体现。
/ 02/
5G时代下小米手机的两个机会
作为一个超级硬件,手机行业的格局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手机企业起伏的背后,是通讯信息升级带来交互形式和用户习惯的变化,进而引发终端领域的设计变革,带来行业重新洗牌。
回顾过去通信技术升级中,手机行业的变化:
诺基亚在2G中达到顶峰,在3G中损失了1/3,并在4G世界中消失了。在从2G转向3G顶峰(2012年)的过程中,摩托罗拉失去了其全球手机五分之四的市场份额。三星抓住了向3G过渡的机会,其份额增加了一倍,并成为全球领先者。中国厂商闯入全球4G舞台,小米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
到了5G时代,小米同样有机会更进一步。在读懂君看来,小米的机遇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手机市场的重新洗牌。
从时间维度纵向对比看,回看历史,每一次通信制式的升级,都会成为终端行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随后两年换机潮接踵而至,4G手机占比大幅提升,2014年底占比即超过70%,2015年底则超过了90%。
对比牌照发放后3G和4G用户新增情况,三年内4G用户渗透率超过65%,而2013年底3G用户渗透率不到35%,显然4G换机来得更快更猛。5G体验将是一波质的飞跃,其迅猛程度会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判断,经过2019的入门年,2020年将会出现第一波5G换机高潮。
根据IDC的数据,2020年全球5G手机渗透率在15%左右,未来5G手机加速渗透,市场将步入红利期。2020年5G手机出货量将突破2亿台,接下来两三年会快马加鞭地朝每年3亿、4亿出货量进发。2019-2023年5G手机出货量的CAGR可达29.77%。
不出意外,5G时代的到来,手机行业将迎来过去几年中最大的一波换机潮。在这个过程中,谁能率先研发出适应新时代下用户交互的产品,将决定谁能在5G时代占得先机。
从这个角度说,小米在最新手机MIXAlpha上,对屏幕和手机交互形式上的创新,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二是小米可以借助新的换机潮,建立其在高端市场的品牌。产品的高端化也将为小米带来更高的毛利率。
当年的智能机渗透是从高端市场向低端市场,5G手机同样也会经历这个过程。从目前各家手机厂商公布的价格来看,5G手机的价格普遍在3000元以上。
这意味着,小米如果能在5G时代占得先机,其将直接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彻底摆脱过去“低价”的市场认知,进而提升产品毛利率。
/ 03/
当AIoT碰到5G时代,真正消费级物联网即将爆发
与其他手机厂商不同,小米在5G时代还有另一个机会,消费级物联网市场的爆发。
很多人对5G的印象还停留在速度更快。但5G速度的提升,只是其技术进步中最不重要的一个。某种程度上说,5G带给市场最直观的两大体验升级就是,其连接质量的提升和连接成本的降低。
连接质量提升和连接成本降低的直接影响是,越来越多的硬件可以接入互联网,比如电视、手表或者汽车。
换句话说,5G让移动网络从以手机为中心,进化成了适配全维度的网络,搭配其前所未有的技术指标,让未来一切硬件设备都可能成为互联网接入口。
这将带来两个机会,消费级智能硬件需求的爆发和智能硬件衍生服务市场的出现。
先说前者,据艾瑞咨询资料,2022年全球消费级IoT硬件(智能家居、穿戴设备)销售额将达到1.55万亿美元,折合10万亿人民币,这还只是未来四年的情况。
小米作为国内IoT硬件领域的绝对龙头,将成为最大受益者。2018年,小米IoT及生活消费品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86.9%。智能电视全球出货量840万部,同比增长225.5%。米家扫地机器人出货量中国第二,小米穿戴式设备Q4出货量全球第二。
同时,考虑到现在各家厂商的底层协议尚未打通,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体验。在这样的前提下,小米相对完善的智能硬件产品矩阵的价值就体现就出来了。
加上小米成熟的生态链系统,有一套“文化、品牌、资金、ID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检验过的方法论,也有利于其在必要的时候迅速实现品类的扩张。
比起智能硬件销售,小米让人产生更多遐想的还是,IoT平台生态的价值。要知道,IoT时代下用户行为的变化,很可能将会带动相应服务市场的出现。
截止2019年6月30日,小米IoT平台连接设备(不包括笔记本和电脑)超过1.96亿台,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平台。
其中,拥有五件以上连接至小米IoT平台的设备(不包括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者数增加至约300百万人,同比增长78.7%。截止2019年6月,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数4990万,智能音箱出货量超400万台。
小米的IoT开放平台能极大提高其发展的速度。谷歌的安卓因为开放,成为最强手机操作系统;优步(Uber)因为开放,成为中国最大共享出行平台。IoT领域走的最快的小米,有希望凭借网络效应做成行业巨头。
对小米而言,网络效应的价值在于,其可以通过IoT平台海量的设备,以及设备之间场景的打通,拿到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全生态、多样性的特性,将成为小米AI技术持续提升能力的源泉。
而强大的AI技术又反过来改造IoT的场景、获客和用户体验,让小米平台能更好的服务客户。
长期来看,通过智能硬件实现对核心场景和用户的掌握,小米有机会彻底打开互联网变现的天花板。
要知道,在任何一个新兴市场中,场景和用户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最典型的例子是,十几年前腾讯连接了1.1亿活跃用户。在当时,谁也无法想象到未来游戏的变现方式,更想不到它会成为中国最强的两家互联网公司之一。
过去20年互联网发展史,证明了一个事情,事物发展的变化将会极大超过人们的想象。过去数年的IoT布局,让小米有机会站在这个时代的关口,开启属于自己的下半场。
-
智能电视
+关注
关注
9文章
1388浏览量
95612 -
小米
+关注
关注
70文章
14349浏览量
144072 -
5G手机
+关注
关注
7文章
1355浏览量
5097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