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IT之家)
固态硬盘又称SSD,里面值钱的几样的东西分别是主控芯片、缓存、闪存颗粒,这也是影响固态性能和寿命的几个关键因素。固态硬盘的种类可按照接口分,常见的几种固态有SATA-3接口、SAS接口、MSATA接口、PCI-E接口、NGFF接口以及M.2 NVME/SATA协议的固态。
相较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的优点非常多,读写速度快,质量轻,功耗低,体积小等等。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速度比机械盘快了太多,是我们装机时候并不可少的部件,缺点就是价格比机械硬盘贵。
两种硬盘在寿命上,机械硬盘的使用寿命是大于固态硬盘的。因为机械硬盘是没有读写次数限制的,但是机械硬盘里面是有机械结构的,只要机械结构不损坏,机械盘的使用寿命还是很长的,一般实际使用的可达5—10年。但也正是因为有了机械结构,所以机械盘怕碰撞,摔落,断电之类的意外情况。
固态硬盘更像是一个放大了的U盘,没有机械结构,里面只有主控芯片控制闪存介质来存储数据。因为没了机械结构,所以比机械盘质量更轻,体积更小,抗衰性也更好,但是闪存颗粒是有读写极限的。固态硬盘的寿命取决于里面各种芯片的寿命,每个芯片的寿命就在于它们的擦写次数,这个次数是有极限的。每一次完整的写入擦除叫做P/E循环,而P/E循环是有次数限制的。
不同的闪存颗粒,有着不同的数量的P/E循环,传统的2D SLC闪存P/E次数可以达到十万次左右,而2D MLC只有三千到五千次,企业级的好一点,有个万把次,而最低级的2D TLC只有一千多次。到了现在的3D TLC闪存,由于使用了不同的工艺,P/E次数已经有了三千次。
知道了每一种固态里面闪存颗粒的P/E次数,再通过每年的我们数据的写入量,就很好算出一个固态的最大寿命了。具体公式就是SSD寿命=(闪存P/E × SSD闪存容量)÷(写入放大系数 × 年数据写入量)。假如我们是480GB的固态,采用的是3D TLC的闪存颗粒,那么这个固态的闪存P/E次数,大致上就是3000。至于写入的放大系数,这就跟用户写入的数据类型和固态主控芯片的算法有关系了,因人而异,因固态而异,这里就取做5了。
关于最后一个数值,年数据写入量,这就完全就看个人了。480G的固态,就算我们每天給它装一遍系统,大概就是每天写入50GB的东西,当然一般人是写不到这么多的东西的,一年就是18250GB的写入量。这么样算来一个固态的使用寿命能达到15年之久?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单凭闪存的寿命去决定固态的使用寿命太过片面。如果说这个15年是闪存的理论寿命,我想大伙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真相远没有那么简单,实际情况是因为闪存寿命到头而挂掉的固态屈指可数,大部分的固态硬盘挂掉的原因都不尽相同。就拿我先前工作所接触到一些固态,更多的都是主控芯片被烧了而导致固态挂掉了。尤其是那些m.2的固态,性能都比较好地,主控芯片长期工作在高温下,硬盘里面存储的数据读写都要经过主控去处理,其实的主控的工作压力还是很大,所以主控罢工的几率就相比闪存高很多。
当然还有就是固态硬盘里面的其他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导致了固态硬盘寿终正寝。如果单纯用数据来说还是太过片面,各家固态宣传的固态理论使用时长的参考意义有限。
(责任编辑:fqj)
-
闪存
+关注
关注
16文章
1782浏览量
114891 -
SSD
+关注
关注
21文章
2857浏览量
11736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