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争取短时间内抢占市场资源,赢取商业上的成功,已经成为国内存储市场最真实的写照。而当长江存储宣布128层3D FLASH即将迈入量产之际,这场围绕国内存储市场的争夺战逐步浮出水面,进而转向白热化。
一触即发,用来形容这场白热化之争或许最为贴切。表面上看,客户、资源是这场争夺的两大焦点,而实际上隐藏在其背后的却是技术耕耘者与机会主义者之间的一场全方位较量。
搅动:浑水中入市诸多参与者
古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而对于国内存储市场,也因为国产市场的快速兴起,资本市场的快速进入,让其变得愈发浑浊。
不难发现,过去数十年完全依赖进口的中国存储芯片市场,却在一夜之间涌现出了数十家存储主控芯片企业。令人不解的是,既然拥有这么多主控厂商,为何在过去数年间却无法在国内市场分羹一杯?
“国产化的加速推动,为国内存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然而这种机会窗口给予的时间有限,短则两年,长则五年。这对于芯片行业来说,这个时间并不算长。”
他指出,可以看到,以华为、国科微为主的一批早期就开始进行研发投入、技术攻关的企业,经过前期的技术沉淀,开始逐步走向产品化,并在国内存储市场崭露头角。与此同时,另一批因早期尚未涉足或涉足不深,却并不愿意错过机会的企业,开始借助资本的力量,快速切入市场。“这也是为何国内突然冒出如此多存储控制器企业的原因所在。”
实际上,在存储主控领域,除了华为、国科微以外,从2014年至今的几年时间里,企业通过投融资与企业并购等多种方式,诞生了包括联芸、忆芯科技、英韧科技、得一微电子、紫光得瑞、大唐存储等在内的多家业内知名的存储控制器企业。公开资料如下图(注:信息通过天眼查获取):
对于国内整个存储产业的发展而言,新企业的进入为产业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但存储产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之举,原始的技术积累至关重要。缺乏积累的新企业,首要问题是如何突破技术壁垒,快速走向产品化。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的存储领域新进入者以收购海外成熟技术团队或者合作授权的方式,补齐短板,以争取时间窗口,快速实现产品化。但即便如此,如何快速实现技术转化,成就真正自身技术与产品,并被市场所接受等问题,这些都有待时间与时间去验证。
看空:进入并非就有机会
尽管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国内存储市场的爆发指日可待,机会转瞬即来。但对于一直耕耘在存储领域的先发者而言,这既是机会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
实际上,存储主控芯片本身就是一个高门槛市场,对企业的技术能力要求特别高。而在国产化市场,这一能力的要求更加凸显。当下,对于存储企业而言,是要看空机会主义,更多的去夯实自身的技术能力,否则,机会也就只是机会而已。
在国产市场,适配、量产、定制化是国内存储主控企业必须具备的三大核心能力。
据了解,国产市场有着自身的行业属性,CPU、OS、BIOS以及数据库等关键软硬件基础设施均自成体系,适配是检验产品是否能够满足行业需求最基础要求。同时,产品是否具备量产能力,至关重要。量产是衡量产品是否经历过市场检验,保障稳定可靠,具备可持续供货能力的核心标准。
当然,除了适配与量产之外,定制化最为关键,它能真正检验一家企业对核心代码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满足市场定制化开发的需求。而这些即使通过收购,也无法短期内转化为自身技术。
从近两年国内存储市场来看,华为、国科微、联芸、华澜微、忆芯等诸多厂商均已经发布多款SSD主控产品,在市场上树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并均已完成与国产关键软硬件基础设施的适配。但从整体市场表现来看,在量产与定制化能力方面却稍显欠缺。
从量产上来看,技术与产品成熟度仍是主导企业选择的关键。PCIE尽管被业界定性为存储技术未来方向,国内企业纷纷跟进,但受限于目前PCIE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处于研发与小范围试样阶段,产品成熟度仍需进一步经过市场验证。业界普遍认为,PCIE的成熟度预计要到2020年下半年甚至2021年才能逐步成熟,走向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忆芯、紫光得瑞等专注PCIE领域的企业出货。
而现阶段,基于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仍然是市场主流,客户在选择产品时,在上述因素之外,还会纳入一些新的标准要求。一方面是价格,这是客户基于成本考虑。而更重要的是,行业客户基于信息安全、风险防控与定制化等方面的考虑,也逐步将产品专利、企业资质等情况作为衡量企业能力、产品研发与国产能力的重要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出货。
据了解,在行业市场,真正实现规模出货的企业并不多。华为基于内部产品供应实现了百万级出货,国科微基于自研主控芯片的高国产率出货量超过30万,而其他企业出货量却仍限制在小范围内。
行业市场的转变也给存储企业敲响了警钟,未来,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把握住机会赢得市场。
竞速:开启新一轮资源争夺
如果说前两年,国内存储市场竞夺主要围绕着技术研发、产品推进、国外颗粒资源与整机客户资源展开,那么2020年这一竞夺正在急剧转变。而引发这一转变的导火索正是长江存储。
2019年9月,长江存储宣布,开始量产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256 GB TLC 3D NAND闪存。长江存储因此成为中国首家推出该产品的厂家,也一举打破了全球的NAND Flash格局,为中国存储技术赢得更多话语权。
从成立之初,长江存储的发展一直就备受国内存储企业高度关注,其量产也意味着中国存储企业对颗粒的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从国家层面来说,加速推动国内存储颗粒的产业化,更是提振国内存储发展与能力的必经之路。
从这一点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搭载长江存储颗粒的固态硬盘会更容易赢得市场青睐。目前,包括国科微、联芸等在内的多家存储主控企业均已与长江存储展开了密切沟通。对于长江存储后续如何选择,业界普遍认为,全面铺开肯定是长江存储发展的必然,但就现阶段产能受限的情况下,长江存储更希望与一些拥有深厚技术实力、客户资源的企业合作,快速打开市场,赢得口碑。
基于此,前期的技术积累、客户积累与产品供应能力,都将成为企业率先赢得长江存储这一合作伙伴的重要筹码。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帮助长江存储快速推进产品市场化,预计2020第二季度,搭载长江存储的固态硬盘将开始进入行业市场。而市场上更期待一款真正全国产的固态硬盘尽快上市。
经过几年发展,中国存储市场已经实现了从主控到颗粒的核心部件的攻坚与收获,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随着长江存储在颗粒技术上的持续演进,其产品成熟度与产能不断提升,国内存储市场也将迎来高速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市场在持续展开,竞争也将愈演愈烈。然而,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存储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形成规模,竞合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未来,只有拥有核心技术实力,才能赢得市场成功。
责任编辑:gt
-
控制器
+关注
关注
112文章
16332浏览量
177800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6文章
34411浏览量
251481 -
存储
+关注
关注
13文章
4296浏览量
8579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