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基建”建设全面提速,5G的普及应用将赋予经济增长新动能,支撑智慧社会新发展。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表示,疫情期间,5G远程医疗、5G智慧教育等的广泛应用,让社会真切感受到5G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自2018年以来,上海通过连续参加并举办“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大力度构建5G应用生态圈,进一步发掘了5G创新场景,探索了5G商业模式,孵化出一大批5G落地项目并带动高端人才培养。
就在日前结束的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上海赛区)决赛中,主办方评选出新一批获奖的5G应用项目,不断为上海5G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和智慧城市等多领域的创新应用积蓄能量。
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处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上海已发掘了商飞、商发、洋山深水港智能重卡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5G应用项目,向全国输出了5G赋能各行各业的“上海方案”。同时,通过打造5G+应用场景,树立企业转型升级的范本,从而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
目前,5G究竟在上海各行各业有着怎样的应用,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上海制造”越来越“潮”
当制造业插上5G的翅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商飞的5G应用给出响亮的答案。这两年,商飞的飞机制造厂通过打造智慧生产、智慧物流、智慧检测、智慧决策四大类5G应用场景,最终帮助企业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
可以说,在工业场景下,5G正让人机交互速度更快,安全性能更高,生产系统更灵活,生产的运营和管理成本优势更大。
在宝钢,由上海宝信软件公司提供的一套基于5G无人机技术钢铁能源动力巡检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改变了传统人工攀爬登高目视巡检模式,实现多维度能管现场可视化展现及巡检管控中心直播,无人机自动驾驶实现“一键巡检”,能够每年减少200万人力投入。
安全是核电事业的生命线。上海核工院研发的“5G智慧核电”则可有效提升核电安全性,及早发生事故征兆,进行预防性维修。一旦事故发生,5G在核事故应急监测中也能发挥作用。此外,当核电站需要换料大修时,5G智慧大修能够大幅提升维修速度。疫情期间,某核电站通过5G视频协作进行了大修,创造了32.82天的速度记录,提速后节省一天就相当于节省了千万元级的成本。
今年“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上的获奖项目——上海移动推出的“5G工业互联网AR远程协作”,目标是建设一个5G条件下面向行业的AR远程协作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如果现场人员确定需要远端专家指导,双方就可以使用AR远程协作终端,互相连接,以身临其境的AR通讯方式,高效地检查问题,以现场人员第一视角,共享现场环境数据,以云端服务为依托,迅速地获取知识库、历史记录、多媒体等预置内容,从而大幅减少出差带来的时间延误,避免停工停产。
同样,在造船领域,沪东中华在5G加持下,实现了焊接全要素联网实时管控。据统计,一个熟练焊工每天要花半小时至40分钟用于调试焊机,其他焊工则需要更长时间。应用基于5G的焊接全要素联网实时管控后,熟练工调试好的参数可以发送给其他焊工,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
在石化领域,上海赛科筹建的“基于5G网络的电子巡检系统”,将GPS、图文视频交互、电子围栏、巡检轨迹等与管理系统相结合,将实现巡检全过程可视可控,改善现场人员控制,提升现场巡检的移动化、智能化水平,从而确保现场巡检作业有序受控,提高安全管控能力。
5G+智能制造,为工业升级持续赋能,正让上海制造的传统车间融入数字化浪潮,工业也越来越“潮”,效率的难题迎刃而解。
城市管理变得更高效智能
5G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正推动城市进入新的文明价段。未来,城市中的每个人、物、组织、都将变为智能体,5G为城市智能体提供随时随地的连接能力,城市将变得更加智能。
上海诺基亚贝尔研发的“5G智慧警务头盔”一经面世,就成为警务执法的“利器”。这款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AR等技术,并结合5G移动网络的头盔兼具科技与颜值。该智慧警务头盔使用方便、灵活机动,可利用第一视角拍摄,进行现场情况回传,可利用AR+大数据进行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人证对比等。
“疫情期间,出门必须戴口罩,请你抓紧戴上口罩。”和警务头盔一样,无人机借助5G+人工智能有了“意识”,忙碌着巡街喊话。飞累了,它还会“回家”充个电,休息片刻继续上班。它的背后依靠的是位于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人工智能企业——星逻智能的无人机全自动运营系统。
星逻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星逻5G网联无人机系统挖掘了5G的低时延特性,实现了0.2秒的时延,可以快速将云端智能传输至无人机端。同时,通过应用5G的大带宽特性,云端可以对大体积视频做复杂处理。
一方面通过给智能设备赋予5G特性,实现城市的智能管理。另一方面,借助5G,面向未来的智慧载体成为一种全新的存在。
位于虹桥商务区综合交通枢纽核心的“奥所未来城”,融合5G新技术,并嫁接新媒体艺术资源和高科技,基于对于未来世界的思考进行设计规划。通过新媒体艺术平台,结合商业和服务,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大数据平台及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并打通线上互联网与线下实体场景,重塑大众出行圈、生活圈体验,实现文化艺术、新零售和商业服务融合互联的国际交通枢纽生态圈。
同样,上海老外街这条老牌“网红”商圈,计划结合5G进行整体升级改造。据透露,老外街将开展5G+夜市经济、5G+智慧商圈示范应用场景建设,打造虹桥枢纽5G+文化购物体验带,带动潮流文化和5G产业快速融合健康发展。
有了5G的融入,一个更加“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的新型智慧城市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5G赋能支撑智慧交通之变
在上海,港口、航空、无人驾驶等涵盖海陆空各种形态的交通方式,正因为5G的到来,变的更加智慧高效。
目前,上海移动正在全力推进5G+智慧交通在港口运输上的示范应用。
为进一步推进智慧交通向商业运营演进,上海移动与合作伙伴一起,建设了上海最大范围的准商业化5G示范应用网络,探索了5G+智慧交通在集卡运输应用场景下的商业价值。通过对5G+智慧交通技术落地与应用场景的结合,目前在东海大桥区域,5G已成为支撑重卡实现智能驾驶的重要手段,5G+智慧交通可以将重卡运输车流保持在最优状态,提升运行效率,释放大桥通行潜力,进而支撑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的发展需求。
面向大飞机,5G的作用同样重要。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飞机结构强度研究和验证中心。针对航空强度试验海量数据感知、传输难点和天然柔性布局特点,强度所搭建了一张试验5G专网,突破了复杂环境5G网络覆盖、海量数据超级上行、多源数据5G传输时统等三大关键技术,实现了N个典型场景应用,构建了“1+3+N”的智慧航空试验技术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5G将成为机场物联网的命脉,促成航空运输专属人工智能应用、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运维成本。同时,借助5G网络实现海量数据流,支撑未来机场基于大数据的高效运行和决策系统。
前不久,上海机场集团和上海通信行业企业签约,将共同进行浦东、虹桥两场的5G网络部署,力争在进博会前完成两场主要旅客公共区域的5G网络覆盖,并在机场安全管理、运维保障、旅客服务等方面探索5G创新应用。
远程医疗由理论变为现实
高速率、大连接、低延时等特点,让5G有效赋能远程医疗、医疗影像、急救车载和医院数字化服务,切实提升广大患者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获得感。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去年就建立起上海首家5G智慧医疗应用示范基地,先后落地远程手术直播、远程B超及AR远程查房等场景应用。目前,华山医院正探索建立5G架构下复合院区间影像大数据协同管理平台,有效推动医联体内部影像数据使用的实时共享、深度协作,实现医联体医疗标准同质化。延伸到医联体外部,在安全可靠的5G环境下,患者可通过APP管理下载自己分布在各大就诊医院的医疗影像数据。
在医疗领域,康复医学正成为一个刚需。瑞金医院的研究团队特别提出“基于5G监测和AI控制的瑞金智能机器人康复港建设”项目设想。首先,利用康复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智能化装备——康复机器人,就能以同等人力为更多患者提供康复。同时,利用5G医疗专用网所具备的“低延时、高可用”等特性,还可以让发达地区的康复专家随时监测基层的机器人辅助康复,完成跨域指导。
目前,瑞金医院康复医学团队正与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发起全国“基层康复能力提升及服务创新公益项目”,正将机器人脑卒中康复的适宜技术推广至全国。
同样,5G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应用令人振奋。
上海九院以“九心”级智慧护理服务为核心,打造5G智慧护理交互和5G智慧护理物联两大平台,赋能护理服务能力。借助5G的广连接特点,目前在40个病房投入应用,未来的连接点将会突破1000个。病房应用场景复杂,不同设备对网络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机器人对低时延的需求很高,5G网络的切片技术也会进行保障。
对于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院,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特别适合运用5G传播,甚至可达到“触手可及,手到病除”的效果。岳阳医院利用目前先进的VR和AR技术,通过5G的无迟延传输,开创了中医远程教学,适宜技术推广和手术现场指导的先河。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5G+智慧医疗在防疫、抗疫中呈现出的实际效应,使其获得诸多医疗机构的青睐,不少医院都是一把手亲自抓项目建设。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疫情防控期间,联合上海移动、达闼科技实现了本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5G发热门诊整体新建,由5G专网、BSN区块链、AI智慧中台、5G机器人等创新技术支持的标准发热门诊整体达1417平方米,5G专网和智能应用连接了23间隔离留观病房、4间诊室及抢救室、药房、检验室、CT机房、B超室、心电图室。
5G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5G,正让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
在新零售、文体娱乐等领域,5G将支撑实现万物互联,带来更加智能、绿色、安全和个性化的生活体验。
上海移动联手邮储银行上海分行打造的5G智慧网点,让顾客对银行服务有了重新认识。通过落地全息数字人等应用,利用5G网络特性,实现3D虚拟机器人通过人脸识别主动接待客户,引导业务自主办理,完成咨询接待用户、对客户进行业务引导,分担大堂经理工作。据统计,虚拟机器人每天平均互动次数60次,相当于1/3个大堂经理平均每名客户办理业务能节省1/3的时间。
沪上另一家运营商上海联通打造的5G便携式超高清直播制作及配套系统,在这轮火热的带货直播中小试牛刀。
凭借5G通讯的高速率和低延迟特性,联通5G便携式超高清视频直播制作及配套媒资解决方案的推出造就了超高清直播的一个巨大飞跃。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方案在采集端方便媒体人把高规格视频图像传输回演播室,即使在严苛网络环境中,仍能保证高速传输。如画中画等视频形式,可以在云端直接制作,比起现有直播采编方式更加便捷。
定位于广播级高质量的超高清直播应用,上海电信也不甘示弱。紧跟当前4K超高清与VR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与5G商用的步伐,上海电信推出5G 4K&VR直播业务的应用与保障监测平台,进一步增大超高清视频传输所需的带宽,解决无线网络直播的稳定与安全性问题,使项目产品能够满足广播级超高清、VR视频直播应用场景,解决了传统视频直播方式面临的带宽不足问题。
而在5G浪潮推动下,以“5G+AI+超高清”为形式的家庭网关,已经逐渐成为赋能整个传统视频行业升级变革的重要手段。东方有线作为上海本地的广电运营商正紧跟市场趋势,正积极开展“5G+AI+超高清”的智能家庭网关技术和应用,推进公司由媒介向新媒体转型。
责任编辑:pj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183浏览量
238244 -
无人驾驶
+关注
关注
98文章
4054浏览量
120446 -
5G
+关注
关注
1354文章
48436浏览量
56395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