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策略的确立,从2021年开始,
新能源、光伏等市场开始爆发出旺盛需求。但需求的过于旺盛,让上游市场有些始料未及。一方面在于产能扩张周期长,另一方面也在于行业内还存在一定技术壁垒,因此让光伏制造基础原材料硅料价格持续上涨。
不过近期,随着有关部门多次关切引导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并介入倡导企业合理控制价格水平,硅料价格开始平稳,硅片已经开始降价,产业链价格已出现全面下降。
持续上涨的硅料迎来下跌拐点
硅料作为光伏产业的上游业务,具有大化工的特征。特点在于危险系数高、重资产、 产品差异化小、扩张周期长、产能弹性低等特点。尤其是产能弹性低,意味着工厂一旦开工便难以停工,停工就可能损害设备。
而在碳中和的大目标下,光伏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不过受限于扩张周期较长的原因,短时间内并不能立刻将产能补足。通常而言,成熟硅料企业新建产能达产周期在18至20个月,硅片与电池片产能建设周期为12个月,而组件只需要6至9个月就能形成产能。
这就导致中下游需求的增速远远快过上游供给增速,从而形成供需错配。有 资料显示,2021年硅料与硅片的缺口达到了43万吨以上,而硅料与组件的缺口则在35万吨以上。
另一方面,硅料行业技术壁垒高,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每条产线的前期投资就在8至10亿/万吨。而在我国硅料市场中,已经出现了产业高度集中的现象。2021年全球硅料产能约为60万吨,而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保利协鑫、新特能源、东方希望这五家产能便占到了硅料市场的70%。这意味着很难通过新进业者增加供给的方式,来缓解紧张的供需关系。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让硅料的价格开始水涨船高。从2020年底,多晶硅价格仅为6.5万元/吨,而到了2022年,多晶硅价格已经上涨至31万元/吨以上。
另一方面,让国内硅片市场始料未及的是,欧洲地区由于受到地区冲突影响,导致天然气供应受阻,让欧洲对于其他能源的需求大增。
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44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0.3%。其中组件出口量为132.2 GW,同比增长61%。荷兰为第一出口市场,占比达26.8%,其次为巴西市场,占比达11.5%。
数据显示,与2021年相比,欧洲对于光伏产品的需求攀升。今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到欧洲市场的份额超过一半,出口至西班牙、德国、波兰等地的市场份额增长明显。
这也推动了硅料的持续上涨,不过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引导企业健康发展,推出多项政策保障多晶硅供应,加上新增产能得到逐渐释放。预计12月硅料产量规模将环比提升至10.3万吨,对应组件供应量为39GW。并且四季度组件出口出现了放缓的态势,这让硅料真正迎来了下降的拐点。
据PVInfoLink数据,本周硅料均价已经从上周的30.2万元/吨下跌至29.5万元/吨,周环比跌幅为2.3%,是硅料价格年内继上周首次跌0.3%后的再一次下跌。随着供应的增长,硅料的下跌已经成为定局。
硅料供应量大增,光伏装机有望迎来抢工潮
在近年来,硅料价格的上涨也导致中下游产品不断上升,比如光伏组件价格便一路上扬。在今年8月份,华润电力公示了第五批光伏组件集采中标候选人,显示通威股份以1.942元/瓦的价格获得了华润3GW的大单。
如此高的价格已经明显阻碍了下游光伏装机需求,尤其在今年四季度,是传统的光伏装机高峰期,但受到组件价格过高的影响,各级政府对于指标并没有严格执行,10月份国内装机量甚至出现环比下降的情况。
不过随着光伏组件需求下降,供应量在不断增加,也意味着组件价格也会逐渐下降。当然,价格下调传导至组件环节,需要时间。如今的组件价格大多都是硅料价格高时候的产物,随着硅料价格明显下降后,便宜硅料制造出来的产品进入市场后,组件市场将迎来真正的降价潮。
据PVInfoLink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为326GW-360GW,假设容配比为1:1.2,对应组件装机量为391GW-432GW,假设耗硅量为2.4 5g/w,对应多晶硅需求为96万吨-106万吨。
今年全年来看,多晶硅供应已经达到了紧平衡,预计2023年全年硅料供给将超过145万吨,多晶硅价格有望回归至9.5万元/吨。PVInfoLink资料显示,2023年多晶硅产能对应的最高成本预计约为5.5万元/吨。参考多晶硅企业历史毛利率中枢水平在30%-40%,因此预测多晶硅价格合理水平为9.5万元/吨左右。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硅料、硅片产量的增加,叠加产品价格的下降,12月份很可能将出现光伏装机抢工潮。不过目前来看,国内主流硅料企业的12月份长单仍未落地,仅个别小厂有少量成交价格出现明显下滑,价格跌破了30万元/吨。
当前随着硅片环节价格已经开始走出下跌趋势,并且在库存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下游对于硅料的采购意愿并不强,整体更加谨慎,市场观望情绪较浓。
不过由于前几年硅料环节的超高利润以及良好的市场前景驱动,除了业内企业加大新产能的建设力度外,不少企业开始跨界竞争。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50家以上的企业跨界进入到光伏行业当中,几乎涵盖各行各业,在此之前跨界企业制作光伏电站,如今已经深入到制造业当中。
数据统计来看,预计2022年间总投产规模达到82.7万吨,产能释放集中在2022年下半年。当前硅料全行业已规划和在建的新产能已经超过450万吨,大部分将在明年得到市场,中长期来看硅料产能规划充裕。
到了明年,不论是中国还是海外市场,大量的新增产能以及新玩家的进入,都让市场呈现更加内卷的竞争态势,硅料、硅片、组件等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几乎成为定局。
写在最后
随着上游硅料价格的掉头向下,有助于带动光伏装机需求,并且作为可再生能源,光伏也是未来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将继续作为清洁能源被持续推进。
并且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提出各电网企业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电力有序供应的前提下,按照“应并尽并、能并早并”的原则,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及时并网。这也表明,在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国内光伏装机量有望再度刷新历史记录。
另一方面,不完全统计,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我国光伏规划扩产项目超过480个,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环节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竞争进一步白热化等挑战也可能出现。如何实现高质量竞争,将是未来光伏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过近期,随着有关部门多次关切引导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并介入倡导企业合理控制价格水平,硅料价格开始平稳,硅片已经开始降价,产业链价格已出现全面下降。
持续上涨的硅料迎来下跌拐点
硅料作为光伏产业的上游业务,具有大化工的特征。特点在于危险系数高、重资产、 产品差异化小、扩张周期长、产能弹性低等特点。尤其是产能弹性低,意味着工厂一旦开工便难以停工,停工就可能损害设备。
而在碳中和的大目标下,光伏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不过受限于扩张周期较长的原因,短时间内并不能立刻将产能补足。通常而言,成熟硅料企业新建产能达产周期在18至20个月,硅片与电池片产能建设周期为12个月,而组件只需要6至9个月就能形成产能。
这就导致中下游需求的增速远远快过上游供给增速,从而形成供需错配。有 资料显示,2021年硅料与硅片的缺口达到了43万吨以上,而硅料与组件的缺口则在35万吨以上。
另一方面,硅料行业技术壁垒高,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每条产线的前期投资就在8至10亿/万吨。而在我国硅料市场中,已经出现了产业高度集中的现象。2021年全球硅料产能约为60万吨,而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保利协鑫、新特能源、东方希望这五家产能便占到了硅料市场的70%。这意味着很难通过新进业者增加供给的方式,来缓解紧张的供需关系。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让硅料的价格开始水涨船高。从2020年底,多晶硅价格仅为6.5万元/吨,而到了2022年,多晶硅价格已经上涨至31万元/吨以上。
另一方面,让国内硅片市场始料未及的是,欧洲地区由于受到地区冲突影响,导致天然气供应受阻,让欧洲对于其他能源的需求大增。
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44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0.3%。其中组件出口量为132.2 GW,同比增长61%。荷兰为第一出口市场,占比达26.8%,其次为巴西市场,占比达11.5%。
数据显示,与2021年相比,欧洲对于光伏产品的需求攀升。今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到欧洲市场的份额超过一半,出口至西班牙、德国、波兰等地的市场份额增长明显。
这也推动了硅料的持续上涨,不过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引导企业健康发展,推出多项政策保障多晶硅供应,加上新增产能得到逐渐释放。预计12月硅料产量规模将环比提升至10.3万吨,对应组件供应量为39GW。并且四季度组件出口出现了放缓的态势,这让硅料真正迎来了下降的拐点。
据PVInfoLink数据,本周硅料均价已经从上周的30.2万元/吨下跌至29.5万元/吨,周环比跌幅为2.3%,是硅料价格年内继上周首次跌0.3%后的再一次下跌。随着供应的增长,硅料的下跌已经成为定局。
硅料供应量大增,光伏装机有望迎来抢工潮
在近年来,硅料价格的上涨也导致中下游产品不断上升,比如光伏组件价格便一路上扬。在今年8月份,华润电力公示了第五批光伏组件集采中标候选人,显示通威股份以1.942元/瓦的价格获得了华润3GW的大单。
如此高的价格已经明显阻碍了下游光伏装机需求,尤其在今年四季度,是传统的光伏装机高峰期,但受到组件价格过高的影响,各级政府对于指标并没有严格执行,10月份国内装机量甚至出现环比下降的情况。
不过随着光伏组件需求下降,供应量在不断增加,也意味着组件价格也会逐渐下降。当然,价格下调传导至组件环节,需要时间。如今的组件价格大多都是硅料价格高时候的产物,随着硅料价格明显下降后,便宜硅料制造出来的产品进入市场后,组件市场将迎来真正的降价潮。
据PVInfoLink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为326GW-360GW,假设容配比为1:1.2,对应组件装机量为391GW-432GW,假设耗硅量为2.4 5g/w,对应多晶硅需求为96万吨-106万吨。
今年全年来看,多晶硅供应已经达到了紧平衡,预计2023年全年硅料供给将超过145万吨,多晶硅价格有望回归至9.5万元/吨。PVInfoLink资料显示,2023年多晶硅产能对应的最高成本预计约为5.5万元/吨。参考多晶硅企业历史毛利率中枢水平在30%-40%,因此预测多晶硅价格合理水平为9.5万元/吨左右。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硅料、硅片产量的增加,叠加产品价格的下降,12月份很可能将出现光伏装机抢工潮。不过目前来看,国内主流硅料企业的12月份长单仍未落地,仅个别小厂有少量成交价格出现明显下滑,价格跌破了30万元/吨。
当前随着硅片环节价格已经开始走出下跌趋势,并且在库存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下游对于硅料的采购意愿并不强,整体更加谨慎,市场观望情绪较浓。
不过由于前几年硅料环节的超高利润以及良好的市场前景驱动,除了业内企业加大新产能的建设力度外,不少企业开始跨界竞争。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50家以上的企业跨界进入到光伏行业当中,几乎涵盖各行各业,在此之前跨界企业制作光伏电站,如今已经深入到制造业当中。
数据统计来看,预计2022年间总投产规模达到82.7万吨,产能释放集中在2022年下半年。当前硅料全行业已规划和在建的新产能已经超过450万吨,大部分将在明年得到市场,中长期来看硅料产能规划充裕。
到了明年,不论是中国还是海外市场,大量的新增产能以及新玩家的进入,都让市场呈现更加内卷的竞争态势,硅料、硅片、组件等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几乎成为定局。
写在最后
随着上游硅料价格的掉头向下,有助于带动光伏装机需求,并且作为可再生能源,光伏也是未来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将继续作为清洁能源被持续推进。
并且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提出各电网企业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电力有序供应的前提下,按照“应并尽并、能并早并”的原则,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及时并网。这也表明,在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国内光伏装机量有望再度刷新历史记录。
另一方面,不完全统计,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我国光伏规划扩产项目超过480个,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环节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竞争进一步白热化等挑战也可能出现。如何实现高质量竞争,将是未来光伏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德赢Vwin官网 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光伏
+关注
关注
34文章
2633浏览量
68112 - 市场
+关注
关注
1文章
125浏览量
20878 - 硅片
+关注
关注
13文章
353浏览量
34295
发布评论请先登录
相关推荐
晶圆厂开启降价抢单潮,芯片市场开始反转?
未透露。 此外,包括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等中国台湾晶圆代工企业也开始纷纷加入
降价队列。如此密集的
降价
潮,是否也意味着目前已经跌落谷底的芯片
市场,将要开始反转? 晶圆厂开启密集
全球光伏新装机或达520GW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第三届中国光
伏绿色供应链大会上,S&P Global标普全球首席分析师胡丹分享了一组预测数据,预计在2024年全球
光
伏
装机量达到520GW,而中国则将超过240G
MOS产品在光伏逆变器上的应用选型分析与简介
降本增效加速。根据CPIA数据,2022年国内
光
伏新增
装机达到87.41GW,实现了59.3%的同比增速,2023年表现更加亮眼,增速进一步扩大到148.1%,
光
光伏装机容量怎么计算光伏发电的优劣势分析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能源消纳率的提升将极大地促进
光
伏等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随着消纳瓶颈的逐渐打开,以及
光
伏组件价格的见底,下游
装机的意愿
光伏发电的原理是什么?如何选择负载电阻?
并跃迁到导带,从而形成电流。
光
伏电池的结构通常由
硅材料构成,
硅材料的原子结构使得它对光敏感。当光线照射到
光
光伏市场资讯2024.1.8 | 冀北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
冀北新能源
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 从国家电网获悉,“十四五”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冀北清洁能源基地2023年新增风电、
光
伏
装机118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这里新能源总
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及技术发展趋势
光
伏产业链涵盖多晶
硅
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电站五个环节。产业链以
硅材料为主线,具体包括:上游为高纯度多晶
发表于12-13 09:39
•
1177次阅读
光伏产业向“N型时代”迈进 技术迭代将加速产能优胜劣汰
过剩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11月30日,在TrendForce集邦咨询举办的
光储产业格局与发展趋势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不约而同论及产能。
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在论坛上表示:“
硅
料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