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临近五一假期,近日乘联会公布了4月狭义乘用车(轿车、MPV、SUV)市场的零售量预测,预计4月乘用车零售市场最后一周会有较大零售增长,全月零售量将达到157万辆,环比下跌1.8%,同比大涨49%。当然去年4月是受到疫情影响,导致汽车市场有较大萎缩,基数较低,因此同比涨幅较大是情理之中。
如果与2021年4月相比,那么今年4月的乘用车零售预测数据就是下跌2.3个百分点。而新能源方面,乘联会推算4月受到出口影响季节性波动,零售数据将在50万辆左右,环比下降8.4%、渗透率约31.8%,稳定保持在30%+的水平。
显然,汽车市场的寒冬并未结束。
去库存仍是主旋律,新能源渗透率稳定30%以上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就开始展现衰退迹象,以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621 万辆和 607.6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4.3% 和 6.7%。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26.2万辆和513.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3%和7.3%。
销量不振,车企开始减产,终端层面则加大力度去库存。3月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大规模的降价潮,各地通过补贴以及车企或经销商自身的促销活动,部分车型比如东风雪铁龙C6降价幅度超过40%,几乎带来了中国汽车市场史上最大的一轮价格战。
然而价格战并没有带来明显的销量增长,乘联会3月份的数据显示,当月狭义乘用车的零售量为159.1万辆,基本持平去年同期。声势浩大的价格战没有带来实质上的零售数据增长,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短期大范围降价令消费者倾向持币观望,争取更大优惠;二是通过促销才勉强保持住去年同期的销售水平。
在库存数据上,一般可以以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来进行更直观地展示,它的统计方式是,期末整车库存(数量或金额)÷当期销售整车(数量或金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的3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78,环比下降7.8%,同比上升1.7%,尽管相比1月2月有所好转,但库存水位仍处于1.5的警戒线之上。
新能源市场上,按照过往4月份新能源汽车产能一部分倾向出口,所以乘联会预测本月新能源汽车零售会环比下降8.4%。从整体新能源渗透率来看,在去年11月补贴退坡的影响下,新能源零售量渗透率创纪录地达到整体乘用车市场的36.4%之后,今年三月这个数字再次达到了34.3%的历史第二高位,证明新能源市场如今已经不依赖于补贴推动。
所以在4月的预测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环比下降幅度不小,但依然能保持31.8%的渗透率,未来新能源汽车30%以上渗透率将成为市场常态。
新能源一超多强格局已定
综合今年一季度的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零售数据,比亚迪零售量高达50.9万辆,占新能源市场份额高达38.7%。而排名第二的特斯拉零售量和市场份额分别是13.7万辆和10.4%,广汽埃安排名第三,零售量为8万辆,占6.1%的市场份额。
毫不夸张地说,当前本土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形成比亚迪“一超”,其他新老造车势力“多强”的局面。
实际上放眼整个乘用车市场,比亚迪也已经占到11.9%的市场份额,领先南北大众以及长安、吉利等品牌。新能源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带来的就是传统燃油车份额的快速萎缩,尽管基数巨大,但今年三月传统燃油车的零售销量同比下跌多达28%,跌至113万的水平,而今年第一季度的零售销量也同比下跌18.4%。
当然,包括南北大众、长安、吉利等传统车企,同样在进行电动化转型,包括大众的ID.系列,长安和吉利分别推出多个新能源品牌比如阿维塔、极氪等。但作为后来者,他们要面临的不仅是来自比亚迪的市场统治地位,还有其他新势力车企的竞争。
造车新势力进入三年淘汰赛,面临海外合资电动车挑战?
造车新势力在去年也发生了新的阵型变化,理想汽车成功突破月交付2万大关,在造车新势力中遥遥领先;而蔚来则在月交付1万左右徘徊,被寄予厚望的ET5上市后并没有马上成为爆款,交付量陷入瓶颈期;小鹏则经历了管理层大换血的阵痛期,交付量仍没有太大起色。
与此同时,在22年上半年表现突出的零跑以及哪吒,却似乎只是昙花一现。零跑从去年4月到9月连续月交付破万之后,销量突然断崖式下降,在今年前三个月仅交付1.2万辆。哪吒汽车表现稍好,在经历了今年1月的萎靡后,3月交付重新破万,今年前三个月交付2.6万辆。
在造车新势力经过多年的市场厮杀后,能否保持增速会是对车企发展空间的重要考量。从月交付1万到2万,对车企形成规模效应持续提升效率来说意义重大,毕竟目前新势力车企基本还处于大幅亏损的阶段。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近期表示,2023年-2025年是智能电动车的三年淘汰赛,在中国市场,2025年的CR5大概率就是2030年的CR5,只不过CR5的市场份额还会不断扩大。
这意味着在新能源市场上,也同样会出现强者恒强的现象,在比亚迪强大统治力之下,造车新势力要面对的更多是来自传统车企的竞争。近年来欧美日等传统车企都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投入,未来几年内会有更多的电动汽车新品涌入市场。
比如近期现代集团开始将旗下捷尼赛思、起亚等品牌的纯电车型带入中国市场。而值得关注的是,现代汽车今年第一季度获得公司史上最高营业利润,高达26.8亿美元,首次超过三星电子,营业利润为9.5%。同时现代汽车一季度在全球范围内卖出了6.6万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达到48%。
尽管目前来看现代汽车由于在中国市场长时间的低迷,其电动汽车产品不会对国内市场产生太大影响,然而对于大众、通用等扎根中国大陆的合资车企而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已经开始崭露头角。造车新势力未来在面对这些传统车企的产品,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力,跟随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渗透率占领市场高地,是未来三年内国内新势力需要谨慎对待的话题。
小结
尽管目前的数据来看,4月的汽车市场并没有展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不过从4月上海车展的关注度来看,汽车需求依然存在。但按照以往的经验,5到8月会是汽车销售的淡季,而旺季一般是从九月份开始,至于汽车市场何时才有复苏迹象,还需要继续观察。
-
新能源
+关注
关注
26文章
5447浏览量
10740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