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被认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也被国内外公认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全球传感器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和德国几家龙头企业主导。 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合计占全球传感器市场份额的72%,其中中国约占11%。与世界上生产的2万多种产品相比,中国能生产的只有1/3左右,整体技术含量比较低,是一种亟待改变的状态。
中国传感器发展现状
我国早在1960年代就开始涉足传感器制造业,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感器技术及其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微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基地的建立。 Nano,国家传感技术工程中心; MEMS、MOEMS(微光机电系统)等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发展重点;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传感器技术攻关已取得51个品种86个规格的新产品敏感元件。
当前,我国传感器产业正处于由传统传感器向新型传感器发展的关键阶段,这反映了新型传感器向小型化、多功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大趋势。
中国传感器发展与国外的差距
国产传感器厂商占据中低端市场 从发展趋势来看,国产传感器厂商存在三种情况:
1、民营企业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占据中低端市场,传统技术和装备手段能够满足大部分产品的制造要求,市场发展良好。
2、随着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传感器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我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迅速,应用模式日趋成熟。但由于产业档次低、技术创新能力差,国内传感器行业呈现低端过剩、中高端被国外垄断的市场格局。
目前,我国传感器产品约有6000多种,而国外则有2万多种,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80%,传感器芯片进口率达90%,本土化存在巨大差距。
3、国有企业发展处于平稳增长状态,一般来说,他们跟不上国外最新技术发展的步伐。除少数厂商外,整体差距趋于拉大,这是由于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工艺和制造设备的快速更新,以及国内许多制造商无法制造新设备,而单台设备的价格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我国传感器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
一、核心制造技术严重落后于国外,国内产品差强人意。
国外传感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传感器的数字化、智能化、小型化已成为趋势。大部分产品已经成为现实,并且在不断地改进和升级。研发领域与国外基本相同,但由于部分核心制造工艺技术严重落后于国外,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较大差异。
二、是技术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
从技术上看,由于国产传感器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相对落后,微加工技术和封装技术不够先进,人工操作较多,检测方法不规范等,主要性能指标1-2个订单 数量级比国外还差。使用寿命相差2-3级,因此,在化工、电站、冶金、石油、环保、机械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中,很多高性能传感器仍然依赖进口。
三、人力资源不足,产业发展不足。
传感器及其产业的特点之一就是技术密集,而由于技术密集,自然也需要人才密集。从目前国内情况看,能够满足当今传感器技术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中青年科技专家、技术管理人员和学术带头人相对缺乏,行业技术升级步伐缓慢,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0文章
51035浏览量
753063 -
制造
+关注
关注
2文章
510浏览量
2398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