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近扩大了对中国芯片出口的管制范围,这次的瞄准目标是人工智能算力。业内媒体形容这一新规是一项“全方位无死角”的升级禁令,旨在封堵中国在人工智能革命中的进阶之路。从今以后,中国只能依赖自主研发和制造。
根据集微网报道,这项新禁令发布于2022年10月7日,对于算力设置了新的标准,每秒达到4800兆次运算(TOPS)和带宽每秒600吉字节(GB/s)的芯片将受到控制。虽然这项新规对少数中国厂商没有影响,但大多数仍能在设计、代工和应用领域正常推进。
报道指出,美国可能认识到了去年发布的禁令存在“不完善”的问题,这次的新禁令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更新。在详细的规定中,取消了“互连带宽”的标准,而增加了“算力密度”的指标,这可以看作是要“一网打尽”。
半导体专业人士对这一新规进行了仔细研究后表示,算力密度的计算方法是算力除以芯片的面积,并规定了几个关键的标准:首先,超过4800的算力都受到限制,超过这个数值的国外芯片将无法在中国市场销售,而中国自己的芯片也不能再由使用美国技术的代工厂生产;其次,性能在2400至4800之间,但算力密度超过1.6的芯片也会受到限制;最后,算力在1600至2400之间,但算力密度不能超过3.2。
报道称,这些新标准可以被称为“致命”,这不仅使像英伟达(NVIDIA)、英特尔(Intel)、AMD等公司的新产品几乎无法在中国销售,最多只有前两代,甚至前三代的产品才能“幸运”地出口。此外,中国国内的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的主流产品也将受到限制,无法使用拥有先进制程技术的代工厂(如台积电)生产。
报道还指出,为了确保新规的执行,美国采取了新的措施,对出口到40多个国家的产品实施额外的许可要求。这意味着无论是在中国国内还是在国外的中国公司,都将难以获得美国管制的芯片。与中国合作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商业和研究的40多个国家的途径也被封锁。
报道称,通过美国这一“全方位无死角”的升级禁令可以看出,当今的芯片战争背后是更广泛、更具深远战略意义的人工智能战争。对算力的争夺将变得更加激烈,这将决定科技实力版图未来几十年的格局。
从短期来看,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它在设计方面无法使用国外先进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知识产权,并且无法使用先进制程技术,这将导致产品功耗增加,能效降低,从而降低了竞争力。
然而,从长远来看,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必须勇敢应对挑战,联合供应链,全面打造一个独立于美国制约之外的健全供应链才是通向自由的道路。
审核编辑:汤梓红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5文章
50713浏览量
423109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文章
27286浏览量
218036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0728浏览量
26887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