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温的环境下 电子设备都是怎么工作的-德赢Vwin官网 网
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高温的环境下 电子设备都是怎么工作的

analog_devices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2017-09-01 11:49 次阅读

许多行业都需要能够在极端高温等恶劣环境下可靠工作的电子设备。依照传统做法,在设计需要在常温范围之外工作的电子设备时,工程师必须采用主动或被动冷却技术,但某些应用可能无法进行冷却,或是电子设备在高温下工作时更为有利,可提升系统可靠性或降低成本。

最古老以及目前最大的高温电子设备(>150°C)应用领域是地下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图1)。在该应用中,工作温度和地下井深成函数关系。全球地热梯度一般为25°C/km深度,某些地区更大。

图1.地下钻探作业

过去,钻探作业最高在150°C至175°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然而,由于地下易钻探自然资源储备的减少和技术进步,行业的钻探深度开始加深,同时也开始在地热梯度较高的地区进行钻探。这些恶劣的地下井温度超过200°C,压力超过25 kpsi。主动冷却技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不太现实,被动冷却技术在发热不限于电子设备时也不太有效。

地下钻探行业中高温电子设备的应用十分复杂——

  • 第一、在钻探作业过程中,电子设备和传感器会引导钻探设备并监控其状态是否正常。随着定向钻探技术的出现,高温地质导向仪器必须将钻孔位置精确引导至地质目标。

  • 第二、钻孔时或钻孔刚结束时,精密的井下仪器会收集周围的地质构造数据。这种做法称为测井可以测量电阻率、放射性、声音传播时间、磁共振和其他属性,以便确定地质构造特性,如岩性、孔隙度、渗透率,以及水/烃饱和度。通过这些数据,地质学家可以从构造上对岩石类型进行判断,还可以判断存在的流体类型及其位置,以及含流体区域能否提取出足够数量的碳氢化合物。

  • 第三、在完成和生产阶段,电子系统会监控压力、温度、振动和多相位流动,并主动控制阀门。要满足这些需求,需要有一个完整的高性能元件信号链(图2)。系统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设备故障会造成极高的停机成本。在地下数英里作业的钻柱如果出现电子组件故障,需要一天以上的时间来检修及更换,操作复杂深水海上钻井平台每天大约需要花费100万美元!

图2.简化测井仪器信号链

除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外,航空电子等其他应用对高温电子器件的需求也日渐增多。如今,航空业正日益向"多电子飞机"(MEA)的趋势发展。这一方案一方面是为了用分布式控制系统取代传统集中式发动机控制器。

集中式控制需要采用由数百个导体和多个连接器接口组成的庞大重型线束。分布式控制方案则将发动机控制系统放置在离发动机较近的地方(图3),将互连的复杂性降低了10倍,使飞机的重量减轻了数百磅,同时增加了系统可靠性(估计值在某种程度上与连接器引脚数成函数关系(根据MIL-HDBK-217F计算)。

图3.安装在飞机发动机上的控制系统

但是,代价是发动机附近的环境温度会上升(–55°C至+200°C)。虽然该应用中电子设备可以进行冷却,但依然会产生不利影响,原因有二——

1)冷却会增加飞机的成本和重量;

2)冷却系统故障会导致控制关键系统的电子设备出现故障(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MEA方案另一方面是要用电力电子和电子控制取代液压系统,以提升可靠性,减少维护成本。理想状态下,控制电子设备必须离执行器很近,这也会产生较高的环境温度。

汽车业提供了采用高温电子设备的另一种新兴应用。和航空电子一样,汽车业也在从纯机械和液压系统向机电一体化系统转变。这就需要有离热源更近的定位传感器、信号调理,以及控制电子设备。

最高温度和暴露时间依车辆类型和车辆中电子器件的位置而定(图4)。例如,高集成的电气和机械系统(如变速箱配置和变速箱控制器),可以简化汽车子系统的生产、测试和维护过程。电气车辆和混合电动车需要高能量密度的电子设备,用作转换器电机控制,充电电路这些和高温相关的部分。

图4.典型的汽车最高温度范围5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德赢Vwin官网 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集中式控制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

    浏览量

    6420
  • 高温电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

    浏览量

    5839

原文标题:听说你们那里热爆了? 工程师面对的真正高温是这样的

文章出处:【微信号:analog_devices,微信公众号:analog_device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影响高温电子设备的认证方法和设计技术

    作者:Jeff Watson 和 Gustavo Castro 简介 许多行业都需要能够在极端高温等恶劣环境可靠工作电子设备。依照传统做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17:06 3164次阅读
    影响<b class='flag-5'>高温</b><b class='flag-5'>电子设备</b>的认证方法和设计技术

    车载电子设备的隔振缓冲设计

    【作者】:赵治国;杨岳;【来源】:《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01期【摘要】:文章分析了机械恶劣环境,尤其是振动、冲击对车载电子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对车载电子设备结构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所受到
    发表于 04-24 09:06

    复杂医疗电子设备的的设计保护

    ` 一般情况,医疗设备采用金属外壳做保护,对医疗的电子来说是比较可靠的,复杂的医疗电子设备的和大功率的医疗电子设备的安全设计应该是怎么样的
    发表于 05-23 10:54

    地下钻探行业高温电子设备的应用

    许多行业都需要能够在极端高温等恶劣环境可靠工作电子设备。依照传统做法,在设计需要在常温范围之外工作
    发表于 10-11 11:26

    高温电子设备给设计和可靠性带来的挑战

    Jeff Watson 和 Gustavo Castro简介许多行业都需要能够在极端高温等恶劣环境可靠工作电子设备。依照传统做法,在设计
    发表于 10-19 11:00

    电源电子设备电磁兼容传递途径是什么?怎么抑制?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的电子设备已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前,电子设备已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并且这个发展过程仍以日益增长的速度持续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必然导致
    发表于 08-05 07:23

    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来源是什么?

    随着汽车电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设备数量大大增加,工作频率逐渐提高,功率逐渐增大,使得汽车工作环境中充斥着电磁波,导致电磁干扰问题日益突出,轻则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
    发表于 08-05 07:56

    车载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有哪些设计方法?

    ,甚者会危及到信息的安全。为了保证电子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既不干扰其他设备,而又不受其他设备干扰的影响而能正常工作,这就要求在
    发表于 08-06 06:15

    请问环境因素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是什么?

    请问环境因素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是什么?
    发表于 05-10 06:49

    电子设备环境温度试验方法的研究

    电子设备的高低温试验是电子设备生产定型的依据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单纯的高低温试验并不能完全体现出电子设备环境温度的适应性,因此必须进行整个环境
    发表于 10-03 13:41 26次下载

    高温电子设备对设计和可靠性带来挑战

    许多行业都需要能够在极端高温等恶劣环境可靠工作电子设备。依照传统做法,在设计需要在常温范围之外工作
    发表于 06-15 16:09 0次下载
    <b class='flag-5'>高温</b><b class='flag-5'>电子设备</b>对设计和可靠性带来挑战

    高温电子设备对设计和可靠性带来挑战.pdf

    高温电子设备对设计和可靠性带来挑战 (2).pdf
    发表于 01-07 14:56 0次下载

    爆炸性环境电子设备的通用要求

    爆炸性环境电子设备的通用要求
    发表于 05-11 09:30 12次下载

    高温电子设备对设计和可靠性构成挑战

    许多行业都在要求电子产品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可靠运行,包括极高的温度。传统上,工程师在设计必须在正常温度范围之外运行的电子设备时,必须依靠主动或被动冷却,但在某些应用中,冷却可能是不可能的,或者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4:04 1829次阅读
    <b class='flag-5'>高温</b><b class='flag-5'>电子设备</b>对设计和可靠性构成挑战

    高温电子设备对设计和可靠性带来的挑战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高温电子设备对设计和可靠性带来的挑战.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1-24 11:25 0次下载
    <b class='flag-5'>高温</b><b class='flag-5'>电子设备</b>对设计和可靠性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