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苹果公布iPhoneX开始,AR就成为科技圈宠儿。近期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的AR公司亮风台却异常低调,曾为腾讯、美图等公司提供AR技术支持却一直没有走向前台,这次我们采访到了亮风台AR 研发总监吴仑,让我们从技术研发的角度来看下AR的发展。
以下为采访实录:
1、 吴仑先生,AR行业的未来普遍被看好,但是目前C端市场盈利困难,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更多关注B端市场?或者成为AR技术提供方?
您说的有一定的道理,C端市场目前来说,其实是处于市场的初级阶段,就更像是处于手机的大哥大时代,C端的期待可能要在五年以后。这受制于 AR 硬件的成本、内容和技术的配合与统一,对于C端用户来说,合理的价格与用户体验是最被关注的方面,但目前AR的硬件普遍价格不低,视场角分辨率等用户体验并不够完美,而且内容设计也是个问题,太好的内容硬件可能带不动。
AR这个概念本身,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被波音公司提出了。但我们知道当技术真正成为能够落地的产品,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一项突破的新技术一般都是先经历B端再走向C端,而 AR 目前的发展,还很依赖于产业链,因为产品是为解决用户需求而生的,而用户的需求从来不是单维因素决定的,例如AR眼镜,外观、软件内容、机器的续航、佩戴舒适度等因素是潜在消费者会同时考虑的因素,只有同时满足或者达到一种需求上的动态平衡,产品才能称之为产品,这需要产业链的相互配合,这就注定了定制化会更加明显,B端在2017年初,国际知名的增强现实投资机构Super Venture对全球的AR产业链进行了整理,几百个玩家在应用、工具、硬件设备等6个大类29个小类中共同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在未来可能会更精细、更垂直。
现在的AR存在两个比较大的问题:
1、软、硬件的融合:成熟的软件和正在寻求突破的硬件不匹配,包括计算能力、显示能力、交互能力等;
2. 行业标准的统一:目前行业的AR应用,尤其是工业、医疗等本身就具有强标准的行业,当AR角色的加入,会对这些现有的标准有哪些影响?是否有新增的标准,这个问题也是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共同决定的。
目前的技术基本是通用的,行业的很多需求、实现方案都是类似的,这部分可以提炼成标准化的框架,差异化的部分主要为内容的填充,这一工作未来有可能会和合作伙伴一起做。
2、 HiAR Glasses听说已经发售了,但是新闻很少,目前销量怎么样? 购买用户更多在哪些地方/行业使用?
HiAR Glasses是国内首个双目AR智能眼镜,从2015年开始,走了不少弯路,最初做的是分体机,采用的是国内的元器件,但是发现想实现AR,计算能力远远不够。
所以在2016年,我们将硬件升级,采用高通骁龙820,整合全球的AR产业链,形态也改变为一体机。几乎没有人这么做过,所以一路走来,其中需要克服的障碍,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亮风台的产品团队可以说是国内填坑最多的AR眼镜团队。但回头再看,这些弯路却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掌握了真正做出一款AR眼镜的能力。HiAR Glasses可以在营销、工业、旅游和教育等行业使用,例如在今年CESAsia 2017和2017国际厨卫展上,科勒用HiAR Glasses帮助客户DIY卫浴设计,吸引了诸多参展观众的眼球,达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促成签单,这是在营销方面的应用;HiAR Glasses还可以用在工业领域,例如“云+端”的AR工业远程协作系统 Hedy,能够实现工业场景中眼镜端与端之间的实时指导与视野标注,在2017年的SAP HANA峰会上获最佳创新先锋奖,让AR 不只是看着炫酷的“黑科技”,更是用得上用得好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
3、 最近微软的HoloLens的销售并不景气,我们相比 HoloLens有哪些优势?未来我们是否也会减少硬件投入,将资源更多转到软件方面上来?
个人认为,微软的HoloLens是一款比较成功的产品,因为是行业的先驱者,并且实现了很不错的SLAM效果,只是售价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有些高,虽然目前体积还比较大,对于B端来说已经可以满足一些基础的需求了。在未来,我们并不会减少硬件的投入,毕竟基于市场需求,亮风台早期即提出“云+端”战略, 我们始终坚持并希望实现端云一体、无缝连接,双引擎助推内容及场景的高效整合。
软硬件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HiAR Glasses 与 HiAR 云平台的无缝连接,用户可基于编辑器进行高效的内容创作,并一键发布至眼镜端。这一功能的实现,将大大降低 AR 内容的生产成本和门槛,助推AR内容的爆发。不仅如此,HiAR 云还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和个性化推送等功能,针对AR工业,旅游,营销等不同的领域的特定需求,还可以定制不同的AR云方案,部署方式上则可以灵活选择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不同部署方式。这样在生产、聚合内容,丰富、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有效实现数据沉淀,加速模型学习,释放数据价值,完成技术的自我循环和进化,使AR得以赋能更多行业,形成完整技术、商业闭环。
4、 BOE全球创新伙伴大会上,宣布我们将和京东方打造物联网生态圈,我们将提供哪些AR技术支持?
BOE是我们亲密的合作伙伴,我们希望一起合作为这个行业带了更多力量。AR核心技术是我们的重要壁垒之一,在这方面一直保持着大幅度资源投入,在算法层面,AR跟踪算法Gracker被IEEE人工智能顶级期刊《PAMI》录用,兼顾速度和精度的目标跟踪算法高精度实时跟踪框架PTAV被世界顶级计算机视觉会议ICCV录用等,商业化AR技术也有了不错的进展,例如单目SLAM功能在SDK中集成,支持安卓、iOS系统,现在也已经在AR眼镜上完成了适配,在一些展会和节目上有展示。我们希望做到面向创客的AR核心技术开放、联合制造方的AR智造能力开放和面向客户的大流量平台开放,联合三方加速落地。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与BOE的优势反哺:亮风台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与丰富的AR技术先例,驱动创意演进。
5、 AR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到购物领域,双十一促销活动中天猫、京东都有AR购物出现,咱们是否有参与其中?除此之外最近还有哪些新合作可以透露吗?
AR 营销在2017年异军突起,例如汽车之家“AR网上车展”、农夫山泉AR 包装、支付宝AR扫一扫、QQ-AR开放平台等,几乎像雨后春笋一般突现。亮风台是最早进入AR营销的团队之一,使用App嵌入AR插件开发、大流量AR平台等方式帮助商家颠覆传统业务模式,增加新的增长点。除了技术上为QQ-AR火炬传递提供支持的“全球最小”的AR SDK之外,在商业化方面,2016年双十一和2017年春节期间,就和苏宁易购合作AR捉萌狮,成功打通线上线下,打造年度爆款活动,其中春节活动上线仅5天,参与用户即达到530万人,AR抓捕超过9650万次。2017年我们持续为快消、餐饮、影视等各类商家,在支付宝上线AR营销内容,例如伊利、肯德基、五芳斋、欧莱雅等。
在新零售方面,我们与亨得利合作了AR手表试戴,解决了亨得利门店试用带来的损耗和其他成本问题,也方便消费者进行线上下单。我们近期也在与一些购物、新零售领域的合作伙伴进行项目合作,更多信息会在后续公布,请保持关注。
6、 我们刚刚完成B轮融资,这笔资金将会有多少用于技术研发,主要体现在哪些技术上?
具体技术因为涉及到专利申请,不方便透露,但大致方向包括软硬件,例如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智能交互技术;光学设计、硬件设计等硬件方面的技术研发也是一个大头。
7、 从您的角度来分析,您是怎么看待AR的未来的发展前景呢?
未来的AR发展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快,用户场景也会越来越深入。具体来说,市场的需求激增、AR在行业的深度与广度的渗透,更高效的工作方式亟待挖掘,需求的共同点可以整合,这些势必带来“标准化”产品的需求。为了让AR的商业化凸显,让客户真正感受到价值,需要标准化让这个流程更加通畅,达到可以复制的效应与规模。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客户与从业者们一起转变思路,对效果有更清晰的理解,这个过程是需要市场教育和行业落地突破并存的。
-
苹果
+关注
关注
61文章
24395浏览量
198535 -
Ar
+关注
关注
24文章
5095浏览量
169463
原文标题:亮风台吴仑: AR设备还处于“大哥大时代”但是行业应用已经兴起
文章出处:【微信号:vrxiaobao,微信公众号:VR小报】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