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款自动驾驶车用ASIC芯片将于下周由地平线正式首发。地平线20日将于北京,由CEO余凯亲自对外发布两款ASIC人工智能专用芯片。一款是主打自动驾驶的视觉感知系统,另一款是面向智能摄像头应用的泛安防场景。这也是中国首款自动驾驶专用芯片,由晶圆代工伙伴台积电先进工艺制程生产。
两年前地平线提出自动驾驶专用芯片
在中国,地平线早在两年前就提出要做自动驾驶芯片,这也是国内最早提出要做自动驾驶芯片的新创公司。
地平线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余轶南透露,此次发布的一款芯片是主打自动驾驶的视觉感知系统,另一款是面向智能摄像头应用的泛安防场景。
地平线官方更提前透露几个指标,首先是两款芯片支持在本地每秒实时处理30帧1080p视频;其次单画面/单帧超过200个目标检测/跟踪能力;全芯片功耗小于2w。余轶南称,由于算法和软件具备迭代优化的能力,这两款芯片要目前通用的GPU和CPU在成本能耗上表现更优一些。
晶圆代工伙伴选中台积电
地平线多年来专注于自动驾驶、人脸图像辨识等专用领域。余凯在今年中时曾向DIGITIMES表示,地平线的愿景是为世界上超过1000种设备上装“大脑”,他更透露,芯片即将在2017年流片,合作伙伴选中的是***地区的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
余凯指出,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地平线就进入了千万人民币的门槛,有很多公司都是四年、五年才做到,关于芯片,人工智能处理器“盘古”预计在2017年稍晚正式对外发布。据悉地平线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能效可以提升2-3个数量级(100-1000倍左右),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而这也是目前国内首款自动驾驶专用芯片。
余凯本身就是国家***特聘专家,专门从事做嵌入式人工智能,地平线也是中国可能唯一一家走软件硬件一体化道路的芯片公司。他说,目前芯片的设计很多靠软件算法的提升,他进一步分析,以台积电40纳米以下的制程工艺已经足够,甚至28纳米的效能提升与价格已颇能符合需求。
而市场各方,亦对这款自动驾驶专用芯片拭目以待。
整合算法与硬件 地平线专用芯片具优势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科技大佬和创业公司都开始在这个方向发力,上周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才在NIPS大会上透露,“由吉姆•凯勒带领的Autopilot硬件工程团队正在开发专门的人工智能芯片。据传此芯片将由GLOBALFOUNDRIES代工,不过,双方当事人均未证实此一消息。
目前特斯拉Autopilot所使用的AI处理单元是正是定制版本的英伟达Drive PX 2。但为何自己想造芯片? 究其背后原因,人工智能专用芯片一方面在能耗和成本上能够得到大幅缩减,另一方面配套软件和算法开发的硬件产品,势必会在效率上有质的提升。
特斯拉期望自己开发AI专用芯片,能够在让自家软件算法能够在合理的硬件平台上实现效能最大化。毕竟开发芯片的成本是巨大的,回报周期很长,并非所有厂家都有资金与实力,这也是为何像地平线,能整合自家算法与芯片、提供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的优势。
日前英特尔领投地平线,也就是地平线的拥有司算法、系统和芯片的整合能力,以及对中国市场实现自动驾驶需求的了解。
用地平线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余轶南的话说,“AI芯片是特斯拉十分重视的零部件,肯定希望自己来做。但凡对自己的算法和软件很在乎的公司,都希望承载的硬件平台能最大程度发挥软件算法的效力”。但余轶南也表示,并不是所有的OEM都需要自己做自动驾驶芯片,对于中国的OEM来说,地平线这样的公司能整合软硬件是更好的选择。
余轶南:ASIC专用芯片才能真正引爆AI需求
事实上,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芯片解决方案主要包括GPU、FPGA、DSP和ASIC四种。其中,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深度学习应用的有力支持,GPU正逐渐成为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的主流平台解决方案,而以GPU起家的英伟达,已然在人工智能技术掌握了先机。
不过余轶南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认为,GPU在人工智能开发初期或制作工程样机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可一旦进入量产阶段,考虑到性能和功耗以及产品的技术竞争壁垒,专用AI芯片将会扮演重要角色。长期来看,GPU会退守到一些相对通用或者对功耗要求不那么高的场景,而像汽车、安防等领域,应该是ASIC所擅长的。
余轶南认为,从汽车的角度来讲,车内对AI的需求还没有真正爆发。未来不是因为GPU计算能力的增强而是因为专用芯片的成熟才会引起行业使用量的暴涨”。目前只是过渡阶段,只有ASIC专用芯片前端处理器成熟了才能引爆AI行业需求。
-
asic
+关注
关注
34文章
1199浏览量
120429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84文章
13784浏览量
166376
原文标题:中国首款自动驾驶ASIC芯片 将从地平线“升起”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44592200c847,微信公众号:gh_44592200c847】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