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站在2018年的风口上,依旧能感受到2017年VR产业的余温。2017年是VR产业爆发的一年,也是VR产业高速发展的转折点。随着VR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视频内容和游戏内容的日渐丰富,用户的沉浸感与体验高也在逐步提升。值此背景之下,VR产品迅速闯进教育、文化、游戏以及旅游等行业,那么在这些领域中,它又提交了怎么样的一份答卷呢?
教育行业:培养兴趣 纵向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仍为填鸭式,枯燥与抽象的概念,使得不少孩子出现学习艰难、痛苦与压抑的现象,老师担忧、家长操心都会无形中增加孩子学习的压力,以至于最后孩子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商,甚至给自己打上“不是上学的料”的标签。
“VR+教育”模式的出现,如同学习苦海中的一道明光,让众多孩子开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孩子的学习也有被动转换为主动。VR教育以逼真的场景以及超强的交互能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生物课程中,学生通过VR可以观察到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场景;在物理课程中,学生透过VR尽情的畅游星空;在地理课程中,学生通过VR可以一览地球美景,俯瞰祖国锦绣河山。在语文课程中,学生通过VR可以感受古人身处的环境,和弦作诗,以景抒情。
抚摸冰山雪河,闻听潺潺流水声,如此酷炫、真实的体验,还会觉得学习无趣吗?可想而知,在这种情景互动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的兴趣将会越发浓厚,对于学习的渴望也会随之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求知欲要高于成年人,这也是学生学习与接收能力高于成年人的原因之一。
VR在教育行业的前景虽然很广阔,但是具体实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可以预料的是,近两年的VR教育一定是包括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换句话说,老师仍旧会用黑板以及PPT等模式教学,但是当遇到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时,或许会让学生戴上VR眼镜,感受那些难以理解的场景。
游戏行业:借助游戏热风 破冰前行
2017年12月,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游戏行业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VR游戏收入高达4亿元,同比增长28.2%。可以看出,VR游戏行业虽然规模、产值较小,但是却成为VR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
在VR概念推出后不久,游戏从业者便已经开始与VR产业接触。然而,早期的VR设备不成熟导致游戏质量、体验极差,这也使得VR游戏的发展一度进入了寒冬期。但是VR游戏如同“小强”般,生命力极强,在遭遇了产品爆冷、用户极少、资本离场等一系列打击后,风采依旧,前景仍然宽广。随着VR技术的不断成熟,VR游戏产业也渐渐回暖,在2017年终于迎来了明面上的春天。
据数据显示,2017年市场上共推出的热门VR游戏超过900款,但是产品质量却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游戏产品质量的差别不仅影响了VR游戏的口碑,也使得游戏开发者压力倍增。
对此,部分游戏玩家表示,高水准的VR游戏开销太大,低水平的VR游戏体验极差,这种情况将会使得部分消费者直接放弃VR游戏。此外,目前很多用户存在“晕VR”的状况,这也让消费者对一些产品失去了信心(即使这个游戏很nice),这种“晕VR”的阴影一旦产生后期想要去掉则极为艰难。
最近两年,随着电竞行业的火热盛行,游戏产业也迎来了长足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VR游戏厂商似乎也嗅到了商机,开始走“薄利多销”的路线,加上新品迭代的速度快,部分厂商相信,VR游戏产业急缺的还是时间。
旅游行业:病态已久 如何破局?
不知何时,旅游已然成为“幸福感”的代言词,你去过哪哪哪……吗?也成为聊天的日常话题。在此背景的催生下,VR旅游也悄悄出现在各大景区,文旅小镇、主题乐园、旅游综合体、景区商业街内,VR体验店如雨后春笋般渐渐出现。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VR体验店数量已超过6500间,加上各类小型、临时以及功能性的体验点,全国线下VR体验店数量已高达上万家。店面虽然高达、酷炫,但是并为实现真正的价值,内容单一、体验极差等负面感受让VR旅游业长时间处于一种伪业态。
事实上,VR旅游的出现并不是解决人们不出门的问题,而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好的了解旅游景点,以方便做出决策,防止花冤枉钱。当然,VR旅游推出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消费者体验到一些虚拟的场景,比如说环游太空、踏上月球等,这些也是为了满足某些用户的需求。
至此来看,VR旅游推广的难度要比VR教育与VR游戏更为艰难,对于如何更好的推广VR旅游发展,也有业者表示,VR旅游可以和目前的智慧旅游框架相结合,如通过使用VR可以提前感受到民宿、景区、游乐以及旅途等,将VR旅游精细化,以实现VR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模式扩展。
小结:
VR产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块眼镜,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世界。在新时代的步伐下,随着VR产业越来越规范化、VR技术的不断成熟化,VR势必会呈现纵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这也将成为VR产业未来最完美的答卷。
-
vr
+关注
关注
34文章
9638浏览量
150207
原文标题:回顾2017年:VR产业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文章出处:【微信号:ofweekwearable,微信公众号:OFweek可穿戴设备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