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算力仍然是大模型持续迭代的根本动力,AI走向端侧是大势所趋。咨询机构IDC在今年7月发布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AI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2.34亿部,高于之前2月预测的1.7亿部。开源证券表示,AI终端出货量的增长及多模态AI模型能力的突破,或驱动AI应用商业化空间开启。
图:飞凌微首席执行官兼思特威副总裁邵科
“端侧AI有三种发展路径:一类是端侧采集数据,在云端处理,实效性不太高;二是在端侧采集数据,同时在本地中央计算来处理AI数据;三是挑战较大的,在端侧采集数据,同时在端侧处理。我们认为,端侧AI落地中有四大潜力应用场景,包括智能车载、智能家居、物联网和机器视觉等。” 飞凌微首席执行官兼思特威副总裁邵科表示。
今年以来,以特斯拉为首的纯视觉实现自动驾驶呼声渐高,华为推出的激光雷达+摄像头的方案在L2+、L3等高阶智驾方案也纷纷上车。可以说,在打造轻算力的AI终端和高阶智驾的ADAS功能中,与图像传感器协同的ISP和轻算力视觉处理SoC都是端侧视觉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新锐飞凌微公司在这些领域推出了哪些最新产品?为何会获得业界的普遍关注?为此,电子发烧友专访了飞凌微首席执行官兼思特威副总裁邵科。
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飞凌微首发三颗新品,定位智驾视觉处理
2024年,全球及中国市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进展迅速,带动车载摄像头市场爆发。据Yole预测,2023年至2029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将从57亿美元增至84亿美元。
随着汽车行业向着更先进的ADAS和自动驾驶方向发展,汽车需要更多的摄像头来捕捉足够的道路信息以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麦姆斯咨询创始人兼CEO王懿表示,当前,CIS主要应用于L1级别至L2级别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倒车影像等,2021年全球生产的汽车中,平均每辆汽车的CIS使用量约为2.7颗,预计到2027年,该数字将上升至4.8颗。而高端汽车的CIS使用量通常超过10颗。
“在智能汽车上,视觉图像传感器应用越来越广泛。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前视、侧视、后视、环视摄像头系统,驾驶员监控系统和乘员监控系统、电子后视镜等。随着现在应用落地越来越多,对摄像头的规格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更高的分辨率、更好的成像性能,还有多个摄像头的组合应用。” 飞凌微首席执行官兼思特威副总裁邵科表示。
邵科认为,汽车应用的新趋势给图像传感器厂商带来两大挑战:一、图像性能要求日益提高;二是处理性能要求提高,端侧有很大空间去做高性能的图像处理或者做视觉的预处理,帮助系统实现更好的落地。为此,基于市场的迫切需求和应用方案的考虑,飞凌微推出M1、M1Pro和M1Max三款产品。M1是一款用于车载上面的高性能ISP,而M1Pro和M1Max两款产品用于车载的端侧视觉感知预处理的轻量级SoC。
作为飞凌微的首款车载高性能Camera ISP产品,邵科介绍说M1具备三大优势:1、首先可以接1颗800万像素的图像数据或接两颗300万像素的图像数据,灵活实现在车载的ADAS、车载舱内双目视觉、前视双目摄像头等多种车载视觉应用场景;2、高动态范围,支持最多4帧HDR合成,动态范围可达144dB,能够有效保留并且凸显画面的明暗部细节,保障车载摄像头在复杂光线场景下图像捕获的准确性;3、暗光效果佳,内置高性能暗光降噪和图像增强算法,支持高分辨率RGB-IR图像处理,显著提升实时影像的清晰度,提高智驾视觉系统的识别效率。在电子后视镜应用当中,M1可以搭配思特威图像传感器SC320AT,高性能ISP配合3MP CIS,为驾驶员提供更广阔清晰的视野,提升夜间和复杂交通环境下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值得关注的是,在封装尺寸规格方面,M1提供9mm*9mm(QFN)、7mm*7mm(BGA)两种类型,有利于形成结构小型化的车载摄像头方案。
在车载轻算力视觉处理SoC芯片领域,飞凌微推出了两款旗舰产品M1Pro和M1Max。M1Pro的优势在于内置了0.8TOPS@INT8轻算力自研NPU、Arm Cortex-A7 CPU、1Gb DDR3L内存。邵科指出,这款产品集成了CPU和自研NPU的算力,在处理图像效果的同时做一些轻量级的AI应用,包括人脸识别和姿态识别等,为车载视觉系统后端处理减负。
以舱内DMS应用方案为例,M1Pro可搭配思特威2MP图像传感器SC232AT,在图像传感器以及SoC内置ISP的双重驱动下,实现全局快门模式下动态范围的显著提升。同时,M1Pro支持运行DMS识别算法和结果输出,有效提升整体DMS系统的实时性,使智驾系统完成即时响应,从而保障驾驶安全。
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除了M1Pro外,飞凌微推出了M1Max,其算力是M1Pro的两倍,M1Max在核心模块配置方面进行了相应升级,包括1.5TOPS@INT8轻算力自研NPU、Arm Cortex -A7×2 CPU、2Gb DDR3L内存等能够在端侧处理更多数据。
邵科认为,作为思特威旗下全资子公司品牌,飞凌微此次推出的M1系列车规级视觉处理芯片,M1、M1Pro以及M1Max均具备优异的图像处理性能、低功耗、小封装尺寸、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优势,与思特威车载图像传感器搭配,形成极具成本优势的高性能智驾全场景视觉解决方案,节省厂商系统开发成本和调试周期,为智驾车载视觉系统的跨越式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AI大潮下,飞凌微未来产品走向
为什么要成立飞凌微?邵科表示:“飞凌微原来定位偏数字SoC,与思特威原有产品和技术有共通性,但是在技术、工艺平台和应用方案中发挥的作用有差异,独立运作后更加有利于运营新产品线,有利于未来的产品研发和业务发展。”
2024年8月,飞凌微(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思特威(688213)全资子公司正式官宣并独立运作,致力于先进视觉处理芯片技术的研发与设计。当下,飞凌微围绕汽车电子等领域研发了一系列端侧高性能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公司通过与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Tier 1供应商以及算法方案商等上下游产业伙伴的紧密合作,持续推进智驾视觉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加快构建未来出行的新生态。
“视觉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做车载CIS,到现在图像传感器和SoC结合起来,变成新的应用方案,从纯粹的视觉处理到加入AI处理,做端侧感知和预处理。”邵科表示,“未来公司会从车载向机器人、物联网等方向拓展,以性能更优异的端侧视觉解决方案,支撑更多细分应用的进一步升级。”
-
图像传感器
+关注
关注
68文章
1897浏览量
129525 -
ISP
+关注
关注
6文章
476浏览量
51798 -
智驾芯片
+关注
关注
0文章
27浏览量
4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