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如何分类的,以及与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的对应关系?
第一代半导体
代表材料:硅(Si)、锗(Ge)。
锗的缺点:热稳定性差。
锗晶体管在1948年的出现,从1950年至1970年代初,锗晶体管发展迅速,此后从发达国家开始逐渐淘汰,到1980年,随着高纯硅的制作工艺逐渐成熟,几乎在全世界范围完全被硅晶体管所取代。
第二代半导体
代表材料: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
优点:
1,电子迁移率高;
2,直接带隙,在光电子应用中非常高效,因为电子可以直接跃迁,同时释放光子,比如LED,激光器中。
第三代半导体
代表材料: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硒化锌(ZnSe)。
优点:具有宽禁带宽度,高击穿电压和高热导率。适用于高温、高功率和高频应用。
第四代半导体
Ga2O3单晶基板
代表材料:氧化镓(Ga2O3)、金刚石(C)、氮化铝(AlN)和氮化硼(BN)等
优点:超宽禁带宽度;高击穿电压;高载流子迁移率等
缺点:材料生长和制备困难;制造工艺不成熟,许多关键技术尚未完全突破。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德赢Vwin官网
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原文标题:第一,二,三,四代半导体分别指的是什么?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被称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 优势 高温、高频、高耐压:相比第一代(Si、Ge)和第二代(GaAs、InSb、InP)半导体材料,第
发表于 12-05 09:37
•271次阅读
的博士生,做他实验室的一员,对日本半导体是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二、那个时候,大家还都愿意分享。 无论是在德国慕尼黑还是在美国,所有的学术会议,大家都会把自己的想法在会议上很开心地公布出来。20世纪50年
发表于 11-04 12:00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近日推出了其第四代STPower硅碳化物(SiC)MOSFET技术,标志着在高效能和高功率密度领域的又一重大进展。新一代MOSFET不
发表于 10-29 10:54
•276次阅读
半导体是指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性质,是电子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半导体材料经历了从第一代到第
发表于 10-17 15:26
•1017次阅读
意法半导体(简称ST)推出第四代STPOWER碳化硅(SiC)MOSFET技术。第四代技术有望在能效、功率密度和稳健性三个方面成为新的市场标杆。在满足汽车和工业市场需求的同时,意法
发表于 10-12 11:30
•530次阅读
意法半导体(简称ST)近日宣布推出其第四代STPOWER碳化硅(SiC)MOSFET技术,标志着公司在高效能半导体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此次推出的第
发表于 10-10 18:27
•676次阅读
来源:半导体材料及器件 二战以来,半导体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当前半导体领域是中美竞争的核心领域之一。以硅基为核心的
发表于 09-26 15:35
•539次阅读
韩国知名8英寸纯晶圆代工厂SK启方半导体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第四代0.18微米BCD工艺已正式面世,较上一代工艺性能提升约20%。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彰显了SK启方在
发表于 09-12 17:54
•632次阅读
能,为未来高功率电子元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 (Ga2O3) 因其优异的性能,被视为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它拥有超宽能隙 (4.8 eV)、超高临界击穿场强 (8
发表于 08-27 10:59
•408次阅读
和第五代似乎别无二致,我想知道是不是第四代capsense技术只是不能同时支持这三种模式,但是可以不同时支持?
发表于 05-23 06:24
在5G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市场需求的驱动下,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有望迎来加速发展。硅基半导体的性能已无法完全满足5G和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碳化硅和氮化镓等第三代
发表于 04-18 10:18
•3021次阅读
东京电子在日本大量投资开发未来四代技术,以加强日本芯片供应链,这一举措对于日本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发表于 04-17 15:03
•732次阅读
的那样,半导体行业第四个时代的主旨就是合作。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个演讲的内容。
半导体的第一个时代——IDM
最初,晶体管是在贝尔实验室发明的,紧接着,德州仪器 (TI)做出了
发表于 03-27 16:17
艾迈斯2024四代产品手册
发表于 03-26 09:36
•3次下载
的那样,半导体行业第四个时代的主旨就是合作。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个演讲的内容。
半导体的第一个时代——IDM
最初,晶体管是在贝尔实验室发明的,紧接着,德州仪器 (TI)做出了
发表于 03-13 16:5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