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9年前后,中国AMOLED面板的产能将迎来一次大爆发,三星的AMOLED霸主地位将面临中国企业的挑战。
2018年7月2日上午,随着光刻机设备缓缓起吊,位于上海金山区的和辉光电第6代AMOLED(柔性屏)显示项目生产设备搬入净化间。这标志着上海最大的工业洁净厂房已初步建成,项目进入了生产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当天,和辉光电还举办了柔性AMOLED新产品发布会,正式宣布一期生产线柔性产品(固定曲面)OLED实现量产出货。该产品为5.5寸全高清固定曲面柔性屏产品,色彩方面是LCD色彩表现力的1.5倍;该显示屏在落球、落摔、振动冲击等机械强度测试方面都有较佳的表现,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虽然是继京东方、维信诺之后,中国第三家宣布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产线运行的企业,但作为业内公认的中国最优秀的AMOLED企业,并在2017年大陆市场智能手机AMOLED显示面板的出货量居首位的厂商(达到了300万),和辉光电这次的动作意义非凡。
1
打破三星技术垄断
众所周知,在OLED领域,韩国三星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而此前柔性屏技术——AMOLED一直都是掌握在三星手中。
作为“缺芯少屏”之中的重大专项,OLED技术属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轮的全球显示产业发展浪潮中,AMOLED显示技术作为液晶显示替代性的技术脱颖而出。随着AMOLED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VR领域,AMOLED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
中国大陆面板厂近些年一直都在深耕AMOLED技术,以京东方、和辉光电、华星光电、深圳天马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大举进军AMOLED领域。京东方先后在成都和绵阳投资数百亿元建设AMOLED生产线。深圳天马投资120亿元在武汉改造了一条AMOLED生产线。华星光电投资350亿元在武汉光谷建设6代LTPS-AMOLED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和辉光电在上海投资额达272.78亿元用于建设AMOLED生产线。固安云谷也投资了300亿元启动了AMOLED项目。
目前除了京东方、天马微电子能够量产小尺寸OLED面板之外,和辉光电第6代AMOLED产线顺利量产。和辉光电早在2016年底就开始建设该产线,正式量产后的产能规模为每月3万片玻璃基板,最大可以生产15英寸屏幕。因此,到2019年前后,中国AMOLED面板的产能将迎来一次大爆发,三星的AMOLED霸主地位将面临中国企业的挑战。
“柔性AMOLED手机屏实现量产,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打破了三星等在柔性AMOLED显示技术上的垄断。”一位业内技术专家兴奋地表示,此前在柔性AMOLED显示屏项目上,韩国三星可以说是一家独大,国内主流机型如OPPO、VIVO等都用三星,一片全面屏的售价高达60美元,而且常常不能及时供货。和辉光电及其国内几条生产线量产后,可以说打破了这一垄断,对于国产手机厂家来说不用被韩国企业“掐脖子”,在价格和供货谈判方面自然更有优势,手机客户的选择面也更大了。
2
全球柔性显示时代来临
根据外媒报道,由于受到高端市场提振,全球AMOLED柔性屏出货量屡创新高。根据调研公司IHS Markit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相对于普通的液晶屏,柔性AMOLED显示屏的售价是前者的6倍左右,制造商的利润也就更大。
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是AMOLED面板需求增长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就中国市场来看,目前中国大陆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经达到95%,虽然新能需求将会下降,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较大,结合全面屏手机渗透率,市场替换需求巨大。
据IHS预测,OLED未来市场规模复合增速高达38%,预计2021年全球OLED产能将由2016 年的3亿片增至17亿片,市场规模将达750亿美元,未来AMOLED市场空间巨大。在具体的数据上,全球柔性OLED屏市场规模在2017年第3季度达到3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8.8亿元),这也是该业务首次突破30亿美元。目前三星仍旧是全球OLED显示屏的龙头,占据了96.5%的市场份额,销售额也达到了29.4亿美元。LG位列第二,占据了3.3%的份额。中国公司和辉光电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0.1%。
3
提前布局将迎来产能爆发
虽然从面板行业整体发展史来看,中国企业近年来才开始赶超日韩,但就AMOLED面板来看,目前国内多家面板企业都提前布局: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LED行业市场竞争分析策略研究报告》,在全球AMOLED面板产能规划中,中国企业数量遥遥领先,在全球公布AMOLED生产线规划的11家企业中,有八家企业是中国企业。
可以看出,未来几年中国AMOLED产能占比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随着和辉光电、京东方、信维诺、深天马等企业产能的释放,2019年中国AMOLED产能占比将达到一个小高潮,超过60%,不考虑后续产能规划,预计到2021年我国AMOLED的产能占比将在46%左右。
4
中国AMOLED产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AMOLED的大规模投产潮也让一些专业人士感到担忧。多位专家认为,三星经过多年布局在AMOLED上已经形成专利和技术优势。中国大规模进入AMOLED产业在技术、专利、上游材料、配套等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我国AMOLED生产线投资潮应保持一定程度的警醒。
就拿关键生产设备来说,在工艺流程中,蒸镀工艺是核心,蒸镀设备的供应不足极大制约了AMOLED的产能扩张。据了解,Canon Tokki的蒸镀设备是截至目前真正意义上可以实现高质量AMOLED屏幕量产的蒸镀设备,但是其产量每年只有4~5台,三星在过去基本上包揽了这种蒸镀设备的全部订单,因此能够遥遥领先于同类企业。
同时,国内厂商也应该充分认识AMOLED生产线投资的艰巨性。在柔性AMOLED面板的生产制造中,技术当然是最关键的,但光有技术还不行,还需要相应的生产线人才、生产线管理经验等,所以目前大部分承接了柔性AMOLED项目的厂商,大部分都在此前有过LTPS技术和刚性AMOLED面板的生产经验。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徐征告诫国内厂商,柔性AMOLED的生产一定要考虑到工艺匹配、良品率、成本控制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产业链的不完善与上游环节的薄弱也让国内AMOLED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虽然作为国内第一家开始量产AMOLED手机显示屏的企业,和辉光电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与设计创新,刷新了众多AMOLED技术发展新成绩,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对于中国AMOLED产业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相比韩国企业,国内整体产业核心技术仍然相对落后。国内面板产业中的领军企业需要联合起来,通过资本投资、共同开发、技术合作等方式向上游的设备与材料渗透,尽快打造属于自己的OLED产业链。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与三星等先进国际水平企业的抗衡。
-
三星电子
+关注
关注
34文章
15859浏览量
180981 -
LG
+关注
关注
2文章
2361浏览量
142018 -
AMOLED
+关注
关注
28文章
1112浏览量
104873
原文标题:“缺芯少屏”局面将缓解!力压三星、LG,柔性屏之战中国公司再下一城
文章出处:【微信号:Anxin-360ic,微信公众号:芯师爷】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