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comp旨在用区块链打造面向物联网时代的新一代计算平台。五位创始人均为博士,背景中科院、北大等,技术储备扎实,曾主持大量该领域国家级科研课题和国内外标准的制定。
链计算演讲实录
和前面的几家企业相比,我们还处在很早期的阶段,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们对去中心化计算的理解。
Chaincomp这个词是链计算的缩写,我们提出了链计算这个概念,这是一种区别于云计算、边缘计算等中心化方案的全新框架,在这种框架中,我们用区块链连接物联网设备,形成一个物联网闲置计算资源的去中心化自由交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我们用Token将存储、算力等计算资源资产化,使其可以自由流通。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云难以很好地服务物联网。物联网时代节点和数据量将迎来大的爆发,同时由于VR、4K电视等应用和大量智能设备的蓬勃发展,网络边缘侧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数据计算需求,随着物联网节点和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传统云计算架构将面临高并发接入压力和长程数据传输带来的高延时等问题,而对物联网节点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仅采用云端存储,不仅给云端带来巨大的存储压力,也会带来持续的高带宽消耗,这是骨干网络所难以承受的,而其产生的相应开销往往也是B端或者C端用户难以承受的,同时,云端等中心化架构也会带来我们所顾虑的数据隐私等问题。
我们思考的是这样的一个角度:当我们需要计算资源的时候,能不能不再单一地向云索取,而是让身边的物联网设备形成自我分享的平台?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因为大家普遍认可物联网设备将会迎来一个大的爆发,这同时也是计算资源的一个爆发。比如前面企业提到的对超市的手推车进行改造,原来的超市手推车现在也可以是一个智能设备,然而对于这样的智能设备来说,至少50%的时间里其计算资源是闲置的,是可以再利用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考虑能不能有一种技术手段把物联网的节点从“数据的贡献者+资源的消费者” 真正转变为“数据和资源的贡献者和消费者”?这就是我们在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现有的物联网计算架构或边缘计算难以完成这一目标?简单来说,现有物联网计算架构还是依赖于云,而边缘计算架构像云一样仍然依赖于中心化的模式,它们的问题在于如何取信海量的用户侧设备、以及如何提供一种无门槛的服务:比如,一个智能设备买回家中,以前我们仅仅是面临数据隐私泄露问题,但开放了计算资源给某个机构,选择信任它,就意味着我们可能要承担更多的信任风险。而这就是采用区块链的方式可以避免的。
除此之外,不管是企业用户还是C端用户,在享受某种计算服务之前,都需要有一次性的较大投入,对于小企业和个人用户而言,这是有风险和门槛的。而采用链计算的方法,由于低成本的优势,我们可以按次去提供计算服务。除了上述问题,采用中心化的解决方案,还剥夺了个体对自己的算力和存储资源进行自由公平交易的权利,而采用我们链计算的架构,就能把这个权利还给用户,也因此能够最大化地激励用户去参与这种分享。
我们链计算团队正在研发的,就是能够把用户侧计算资源连接起来的底层区块链技术,从而让闲置的资源可以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计算资源池,可以像云计算一样为用户提供计算服务,并在市场上与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形成互补。
我们的研发方向分为三个部分:最重要的是平台层(Platform),我们的技术路线是区块链公链,通过它来完成资源的调度、定价和激励。为了让更多设备能够接入这个平台,我们需要完成连接层(Protocol)的工作。完成这两部分后,我们就可以在产品层(Product)开放一些计算产品,就像今天的云计算一样,而我们最大的特色在于可以提供很多面向物联网的计算服务,其成本相比于云有很大的优势。
相比现有的云计算技术或产品,链计算在性能和成本上是有优势的:物联网设备本身就贴近用户,本地处理节省了从端到云再从云到端的长程传输和相应的费用;分布式计算天然免疫了单点失败的风险,提升了数据和计算的可靠性;价格方面,可以提供无门槛的服务,例如用户可以选择让一个文件只存一天;而提供这些服务,不需要前期建立数据中心和购买带宽等,所有的资源来自于用户侧的分享。
我们有一支与愿景相匹配的团队。团队中有长期从事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一线研发和国内外标准制定的专业人员,在相关领域有学术论文、核心专利、物联网标准、国家级课题等一系列的产出和储备,这些积累不仅支撑了我们目前有序快速的研发,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面对和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目前进展方面,我们从公链和存储协议同时切入,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协议层面的开发并在逐步完善,公链的开发正在进行,预计会在近期测试网上线。在公链上我们设计了一种创新的共识机制,最大限度地兼顾公平性、安全性和吞吐量。针对这些创新,除了不断在实验中进行测试验证之外,我们也在理论上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讨,并基于已有成果形成一些新的学术论文和专利。此外我们也积极参与到了CCSA等国内外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层面发声,争取有利位置。
新的应用都有哪些?
平台层上面,我们会有一个产品层,未来会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开放的开发平台,大家可以把应用发布在平台上。第二种是由我们来打包和提供与今天云计算产品类似的计算产品,常见的比如数据存储。未来也会有一些新的基于算力分享的应用,例如分布式的机器学习。
提供这些资源的都是哪些?
刚才讲到的设备都在考虑的范围内,比如智能音箱、无人车等,现在这个生态是封闭的,所以刚开始我们会考虑一些适合切入的设备和平台,但因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完全开放的社区,并能够给接入方提供额外盈利的机会,将来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设备商接入。
物联网和区块链的结合应该是很深的,但物联网本身是非常碎片化的场景,现在有很多互联网巨头都在切入,公司本身又是做工业的,拥有大量物联网连接的公司也会推他们自己的区块链,未来可以在什么场景应用?而且现在也有物联网公链例如IOTA,相比而言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区块链技术本身还处于早期的阶段,很多企业都在尝试,很多的问题也仍然是开放的问题,并没有结论,例如在链的去中心程度上很多企业仍然在努力寻找一个好的Tradeoff。IOTA的Tangle也只是一种设计思路,并且也存在它的问题。我们的技术方案由于考虑的问题是资源在开放环境下的分享,它必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举个例子,比如链上用户需要能够动态决定要不要把自己的资源开放出去,而即使用户选择不开放,他本地的资源也仍然能够在我们的技术体系帮助下形成一套完备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并实现自转。这就提出了新的架构需求。另外,由于我们链上交易发生的同时伴随着资源的使用,因此易产生Double-spending风险。这些问题给链的安全性、交易公平性和开放环境下的快速交易确认等都提出了一些新的需求。现有的技术是不能拿来即用的。在未来的应用场景方面,今天家庭和工厂其实有了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而它们平常多数时间是闲置的。用户身边平时闲置了这么多的资源,但它们需要用计算资源的时候仍然还是要到云上去索取收费的资源,所以我们的方案是有确切的应用场景的。我们面向这一具体场景展开了很多针对性的研发和设计,在现在这样一个早期的时间节点,是有机会和时间把技术打磨好的。从企业来讲,我认为我们是有机会的,和其他团队相比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心去竞争。
深圳金刚链计算技术有限公司(Chaincomp)旨在用区块链打造面向物联网的新一代计算平台,通过激发与整合用户侧设备的计算资源并边缘化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缓解大规模并发传输给传统云模式带来的服务器压力和带宽负荷。Chaincomp聚焦于用区块链连接海量用户设备,用共识协调异构资源,并解决好计算-存储-网络三要素的联合优化问题。现阶段产品聚焦于: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平台。已围绕相关技术申请了分级式物联网区块链架构及新型共识机制等数项核心专利并发表数篇国际论文。
安创加速器
安创加速器(ArmAccelerator)是Arm全球唯一加速器,聚焦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产业的创新服务平台。安创一直致力于帮助技术驱动型创新创业企业精准对接生态资源、投资机构、销售渠道、宣传渠道,提供一站式深度加速服务;帮助资本市场对接最具投资潜力的创新团队,挖掘早期优质项目;帮助大企业寻找所需要的创新型项目,加速项目落地,做真正的创新引擎;帮助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落地,以及国内项目在国外渠道布局,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创新。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09文章
44557浏览量
372745 -
计算平台
+关注
关注
0文章
52浏览量
9622 -
区块链
+关注
关注
111文章
15562浏览量
105920
原文标题:五期Demo Day路演回顾 | 链计算:用区块链打造面向IoT的新一代计算平台
文章出处:【微信号:ARMaccelerator,微信公众号:安创空间ARMaccelerator】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