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经与日本打了一场芯片战,最终摧毁了日本的芯片产业。黄树东在《大国兴衰》中,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美国的电子厂商向日本推销电子产品时,日本几乎没有电子产业。于是,日本决定赶超。到了70年代,日本在电子产业开始与美国抗衡,其产品质优价廉,深受美国消费者欢迎。美国的电子产业受到严重打击,尤其是芯片工业,甚至出现大量亏损,于是美国决定反制。
日本电子产业迅速崛起的秘诀是:严格的市场保护,培育大而全的电子财团,政府推动民族产业的技术开发与合作。随着松下、日立、索尼等龙头企业的崛起,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急剧上升,日本电子产品风靡世界,开始在全世界挑战美国。20多年后称雄世界的硅谷电子企业,当时为了救亡图存,不得不把目光投向美国政府。1977年3月,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得出结论:日本电子产业的成功,是在美国倾销的结果。而为了保持美国电子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政府必须介入这次争端。美国政府认同了SIA的立场。一场美国政府主导的围绕芯片产业的产业战争,就此开始。
要了解这场产业战争,首先需要了解美国政府对高科技的战略立场。对于高科技的垄断地位,是美国霸权的基石。而电子---尤其是芯片---产业,则是霸权皇冠上的明珠,对国家安全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美国国内有一些利益集团认为,由于日本芯片质优价廉,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美国应当让盟国日本成为自己的芯片提供商,这也有利于美国消费者。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既然芯片已经不是美国的优势产业,就应该放弃。
鉴于高科技对于美国防务的重大意义,美国国防部专门设立了一个小组研究这个问题。后来发布了一个报告,回答了美国国防对外国芯片技术的依赖性问题。报告指出,美国所有的先进武器系统,都建立在无比先进的芯片技术上。芯片是决定电子产品领先地位的关键,而有竞争力的生产规模又是决定芯片领先地位的关键。而芯片业的生产规模必须由商业市场支撑,所以,美国必须保护芯片业的商业市场。
这个报告的关键,是它在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上的优先顺序。在一个国家的产业战略和贸易战略中,国家安全利益压倒任何经济利益。纯粹从经济角度、从国际分工角度来处理关键产业,是一种不顾国家长远安危的行为。在国家博弈中,需要的是捍卫国家利益的战略家,而不是只会算计短期效益的账房先生。假如在当时,美国放弃自己的芯片产业,今天的美国,将没有英特尔这样的芯片厂商,美国在计算机上、防卫系统上将全面依赖日本!依赖于人必受制于人。依赖别人的霸权,还是霸权吗?!
尤其严重的是,如果日本的芯片技术被苏联获得,将会对美国的霸权和安全构成致命威胁。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没有选择。美国决定大力打击日本芯片业,大力扶持美国的芯片业。美国国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研究经费、大规模增加订货等等。
美国在这场产业战争中的战略,有一个从“反倾销”到全方位的形成过程。1982年3月,美国商务部表示,将调查日本的芯片商对美国的廉价倾销。日本通产省马上下达了出口指南,要求自动减少对美出口,自动提高对美出口价格。而到了6月,美国司法部告知日本通产省,他们正在调查日本厂商用卡特尔等手段在美国市场上限制数量,提高价格。总之,无论日本厂商怎么做,美国都有借口打击。双方成立了一个高科技工作小组,于11月达成了《关于原则问题的协议》。
这个协议是一个广泛而务虚的协议,确认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呼吁给予彼此的企业进入对方市场以平等的国民待遇。这一协议轻易获得了日方的同意。美国的目的十分明确而且有限。当时美苏争霸,美国需要日本,因此不能伤害与日本的联盟关系,但是同时又要打击日本在电子产业上的领先地位。
这个貌似公平的原则协议,其实有着很深的战略思考。前面说过,日本电子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就是市场保护、自给自足的企业制度和强势的政府推动。因此这个原则协议,实际上直接刺中了日本电子产业的核心。而日本则在不自觉中做出了重要战略让步。这一让步,就使如日中天的日本电子产业忽然失去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种战略性败笔,以后所有的战术失败早就在美国的成算之中。
从里根政府以来,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战争的主要战术是“剥洋葱”。先是提出一个原则性意见,对关键的问题往往一笔带过。在获得日本认可以后,再在这种原则上就关键问题提出具体建议。这是一个典型的“剥洋葱”的例子。
从“务虚”开始,以长远的战略立足,是美国在与许多国家博弈中的经验。以中国的入世谈判为例,中国谈了十几年,谈了什么?后来中国主导谈判的官员披露---谈的是四个字:“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貌似务虚,然而一旦它成了谈判的原则基础,中国的经济体系、中国的产业保护、市场保护等等都成了谈判的内容。中国后来的所有不平等让步,都在这四个字当中。
在日方接受了市场准入的原则后,美国开始需要细节了。日本不得不同意全部废除芯片关税,并且开放了国内市场。然而,尽管如此,美国电子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仍然在继续下降。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产国。美国企业惠普公开指出,日本芯片确实是质优价廉,日本问题芯片的比例只有美国芯片的10%。但是,这场产业战争从一开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原因,美国的战略目的是要维护美国在芯片业上的长期垄断地位。美国国家利益和产业利益在这里是完全吻合的。
到了1985年春,美国芯片业相信,假如政府不迅速采取严厉措施,整个芯片业将在与日本的竞争中消亡。SIA经过激烈争论,一致同意对日本采取激烈行动。1985年6月,SIA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日本电子产品的倾销提起了诉讼,这就是著名的301条款起诉。起诉中把矛头直指日本政府。
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决定这个案子的核心是国家安全利益。美国当时的贸易代表尤特在回忆中写道:“我们的(芯片)技术和质量是不比日本的好,可能还更差。但是,我们……不能承受(美国)失去芯片生产能力的后果。芯片业关系美国未来的关键。假如你失去了(芯片能力)你将变得依赖别人。美国作为世界领袖,能依赖别人吗?我们的判断是:不能。”
贸易代表首先考虑的不是比较利益,而是美国的安全利益。国家安全高于一切,大国博弈呼唤这样的贸易代表。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上世纪80年代关于大飞机、计算机产业、关于开放中国国防产业的决策,看不到安全战略。在国家博弈中,短期经济利益考虑多了,国家安全利益就少了;自由贸易迷信多了,技术和产业独立就少了。
就在美国政府思考对日决策时,美国出现了一系列后来对美国政策有极大影响的报告。这些报告宣称日本存在一个影子“九人委员会”。他们定期会晤以决定芯片价格、市场份额等等。日本坚决否认这些报告的真实性。对于“九人委员会”的真伪,美国政府从来没有确认。国家博弈,虚实相间。不同的利益需要不同的事实。强者大胆假设,弱者小心求证。
在一连串的压力面前,日本政府开始后退。1986年9月,两国签署了《半导体条约》。主要有以下规定:1)日本政府不仅必须停止在美国市场的倾销,而且必须停止在其他市场的倾销(为美国占领其他市场开路)。日本厂商必须保留详细的成本记录,以确定“公平价格”。日本厂商可以高于但是不能低于“公平价格”。2)美国企业将获得日本20%的市场份额。
这个条约是日本芯片业衰退的开始。芯片产业是一个更新很快、长平周期很短的产业。由于不能低于成本价出售老产品,导致产品周期延长。另外,这个条约导致日本的芯片厂商自相残杀,以前产业链上的协同合作荡然无存。
日本通产省为了避免日本企业间的不良竞争,对出口规定了统一的最低价。这一政策马上受到美国芯片业反击。1987年3月,美国政府以日本没有执行协议为名,决定对日本进行3亿美元的进口限制,限制包括日本产的电视、计算机等等,但是不包括芯片。这种挑动群众斗群众的招数,可谓别具一格。这种进口限制一直持续到1991年。
在美国全力以赴拆散日本芯片业的产业联盟时,美国半导体协会得到了政府批准,成立了由14家美国芯片厂商组成的“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这个联盟将运用产业基金和政府的资金进行新技术开发。与此同时,由美国一手导演的日元大幅度升值,迫使日本厂商大幅度提高了出口价格。
1992年,美国芯片产业重新获得失去的市场份额,与日本同为世界最大的芯片出口国。同时,在日本市场20%的目标得以实现。1993年,美国取代日本再度成为世界最大的芯片出口国。1994年,为了摆脱美国加在日本芯片业身上的枷锁,在条约即将到期时,日本贸易大臣抢先宣布这个条约完成了历史使命。但是美国却宣布延长这个条约,最后则是在原条约基础上签署了新的条约。
这场产业战争,从议题,到时间,到方式,全都由美国确定。美国还利用市场武器,大量培植对手的对手。在90年代中后期,韩国和***地区的芯片和电子产品,开始大规模涌进美国和世界市场,对日本构成全面挑战。而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电子零配件价格飙升,不得不将零配件生产转移到海外。日本财团内部的传统产业链就此断裂,日本电子产业作为整体从此风光不再。再后来,漫长的经济衰退,使得日本的电子产业江河日下。进入21世纪,不仅芯片产业,日本整个高科技产业都被美国远远抛在后面。索尼、三洋等都在亏损中挣扎求生存。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5文章
50714浏览量
423137 -
英特尔
+关注
关注
61文章
9949浏览量
171692
原文标题:以史为鉴:美国是如何摧毁日本芯片产业的?
文章出处:【微信号:ameya360,微信公众号:皇华电子元器件IC供应商】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