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现状调研报告》的发布让我们不禁汗颜当下中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程度、教师教育水平所存在的问题。
总结来讲,目前学生的学习意愿强烈,但认知水平较低,教育师资不足是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最大的瓶颈。
调研结果显示,教学经验不足是最大痛点:
只有 35.2% 的教师之前有过人工智能相关教学经验,其中 10% 的老师还认为非常不能胜任,21.4% 的教师认为自己有点不能胜任。
不能胜任的理由,近半数老师选择了“人工智能实践经验不够丰富”;而能够胜任的理由,近半数老师认为是“有过计算机专业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次参与调研主要来自中东部条件较好的示范学校,但近半数从事人工智能教学的老师仅只有不到 1 年经验,18.6% 不到 2 年经验。影响教师自评教学胜任力的主要因素是教师个人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
其次,更多的教师从培养学生思维的角度肯定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必要性。
78.9% 的老师肯定了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价值,其中,认为人工智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占 59.8%,有助于学生未来研发和应用先进技术的占 49.2%。此外,还有老师从学生就业及竞赛的角度进行说明。
调查发现,教师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解相对宽泛,认为编程、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创客教育、STEAM 教育都属于其范畴。教师对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思路设想比较统一,认为小学应以培养兴趣为主,中学阶段再开始加深认知和思维的培养,小学和初中以了解应用场景和基本概念为主,高中以后考虑比较深入的开发设计与算法学习。
另一方面,尽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期望值高,但实际认知水平较浅,地区差异大。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意愿普遍比较强烈:
91.7% 的学生表示希望学习人工智能的知识,对通过人工智能的学习来提升个人能力素质,感受乐趣充满期待。学生以自发性了解为主(83%),高于教师教授的比例(56.6%)。
据了解,受调研的学生中有近八成表示对人工智能概念有所了解,但多数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多依靠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停留在感性和具象的水平。如实际生活中辨识度较强的对话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语音空调、绘画机器人等是多数学生眼里的人工智能。
在认为“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分支”的学生回答中,我们能够发现更多的学生填写了大数据、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这几个方面。
不难看出,学生们对人工智能概念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准确度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此外,在地区群体方面,这种表现也更为明显:一、二线城市教育资源丰富的示范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普遍高于普通学校学生;学生对科学技术类课程的偏好、校外科技实践活动参与度与人工智能认知水平成正比;男女生准确度基本相当。
前段时间,由中科院自动化所、谷歌及其他高校专家指导编写的 AI 教材幼儿园小班《人工智能实验教材》的发布引发了网上一波不小的讨论。
自从去年人工智能高中教材发布后,学习 AI 便似乎成了小朋友们“寝食难安”的一门必修课。
在 2018 年全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暨教学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人工智能冲击最大的行业就是教育,尤其是冲击计算机教育。这就引发我们要对教育本源重新认识,人类的学习应当是传承学习和自主学习。”
那么人工智能时代下我们究竟要传递怎样的计算机普世教育的理念呢?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183浏览量
238240 -
AI教育
+关注
关注
0文章
12浏览量
2787
原文标题:中小学AI教育靠谱吗?50%教师教学经验不足1年
文章出处:【微信号:rgznai100,微信公众号:rgznai100】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