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控制/MCU
前言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如何控制51 单片机的IO 口输出高低电平,本教程我们通过另外一个实验来讲述51 单片机IO 口的输出。通过单片机的IO 口控制板载数码管显示。可以参考前面的实验章节内容。
一、数码管介绍
1.数码管简介
数码管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基本单元是发光二极管。数码管也称LED数码管,不同行业人士对数码管的称呼不一样,其实都是同样的产品。数码管按段数可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八段数码管比七段数码管多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也就是多一个小数点(DP),这个小数点可以更精确的表示数码管想要显示的内容;按能显示多少个(8)可分为1 位、2 位、3 位、4 位、5 位、6 位、7 位等数码管。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可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
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阳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 接到+5V,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 接到地线GND 上,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阳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2.数码管显示原理
不管将几位数码管连在一起,数码管的显示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靠点亮内部的发光二极管来发光,下面我们就来讲解一个数码管是如何亮起来的。数码管内部电路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看出,一位数码管的引脚是10 个,显示一个8 字需要7 个小段,另外还有一个小数点,所以其内部一共有8 个小的发光二极管,最后还有一个公共端,多数生产商为了封装统一,单位数码管都封装10 个引脚,其中第3 和第8 引脚是连接在一起的。而它们的公共端又可分为共阳极和共阴极,图中间为共阳极内部原理图,右图为共阴极内部原理图。
对共阴极数码来说,其8 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在数码管内部全部连接在一起,所以称“共阴”,而它们的阳极是独立的,通常在设计电路时一般把阴极接地。当我们给数码管的任意一个阳极加一个高电平时,对应的这个发光二极管就点亮了。如果想要显示出一个8 字,并且把右下角的小数点也点亮的话,可以给8个阳极全部送高电平,如果想让它显示出一个0 字,那么我们可以除了给第“g,dp” 这两位送低电平外,其余引脚全部都送高电平,这样它就显示出0 字了。
如果使用共阴数码管,需要注意增加单片机IO 口驱动电流,因为共阴数码管是要靠单片机IO 口输出电流来点亮的,但单片机I/O 口难以输出稳定的、如此大的电流,所以数码管与单片机连接时需要加驱动电路,可以用上拉电阻的方法或使用专门的数码管驱动芯片,比如74HC573、74HC245 等,其输出电流较大,电路接口简单。
共阳极数码管其内部8 个发光二极管的所有阳极全部连接在一起,电路连接时,公共端接高电平,因此我们要点亮哪个发光管二极管就需要给阴极送低电平,此时显示数字的编码与共阴极编码是相反的关系,数码管内部发光二极管点亮时,也需要5mA 以上的电流,而且电流不可过大,否则会烧坏发光二极管。因此不仅要防止数码管电流过大,同时要防止流经数码管的电流集中到单片机时电流不能过大,否则会损坏主芯片。
一般共阳极数码管更为常用,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数码管的非公共端往往接在IC 芯片的I/O 上,而IC 芯片的驱动能力往往是比较小的,如果采用共阴极数码管,它的驱动端在非公共端, 就有可能受限于IC 芯片输出电流不够而显示昏暗,要外加上拉电阻或者是增加三极管加大驱动能力。但是IC 芯片的灌电流,即输入电流范围比较大。所以使用共阳极数码管的好处是:将驱动数码管的工作交到公共端(一般接驱动电源),加大驱动电源的功率自然要比加大IC 芯片I/O口的驱动电流简单许多。另一方面,这样也能减轻主芯片的负担。
我们开发板上使用了一个共阳数码管作为静态数码管显示,本章实验也是在该数码管上实现单个的静态显示。如果要让共阴数码管显示数字0,即对应的段ABCDEF 要点亮即给它高电平,其他的段熄灭即给它低电平。其他的数字显示方式一样,这里就不多说。下面给出共阴和共阳数码管的0-F 段码数据表,如下所示:
①共阴数码管码表
0x3f, 0x06, 0x5b, 0x4f, 0x66, 0x6d,
0 1 2 3 4 5
0x7d, 0x07, 0x7f, 0x6f, 0x77, 0x7c,
6 7 8 9 A B
0x39, 0x5e, 0x79, 0x71, 0x00,
C D E F 无显示
②共阳数码管码表
0xC0, 0xF9, 0xA4, 0xB0, 0x99, 0x92,
0 1 2 3 4 5
0x82, 0xF8, 0x80, 0x90, 0x88, 0x83,
6 7 8 9 A B
0xC6, 0xA1, 0x86, 0x8E, 0xFF,
C D E F 无显示
从上述共阳和共阴码表中不难发现,它们的数据正好是相互取反的值。比如共阴数码管数字0 段码:0x3f,其二进制是:0011 1111,取反后为:1100 0000,转换成16 进制即为0XC0。其他段码依此类推。该段码数据由来,是将a 段作为最低位,b 段作为次低位,其他按顺序类推,dp 段为最高位,共8 位,正好和51 单片机的一组端口数一样,因此可以直接使用某一组端口控制数码管的段选数据口,比如P0 口。
3.数码管静态显示原理
LED 数码管显示器工作方式有两种:静态显示方式和动态显示方式。静态显示的特点是每个数码管的段选必须接一个8 位数据线来保持显示的字形码。当送入一次字形码后,显示字形可一直保持,直到送入新字形码为止。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占用CPU 时间少,显示便于监测和控制。缺点是硬件电路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比如使用4 个静态数码管,那么就得32 个IO 来控制,这对51 单片机来说是无法承受的,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后面章节动态数码实验的讲解。
动态显示的特点是将所有数码管的段选线并联在一起,由位选线控制是哪一位数码管有效。选亮数码管采用动态扫描显示。所谓动态扫描显示即轮流向各位数码管送出字形码和相应的位选,利用发光管的余辉和人眼视觉暂留作用,使人的感觉好像各位数码管同时都在显示。动态显示的亮度比静态显示要差一些,所以在选择限流电阻时应略小于静态显示电路中的。
本章实验主要介绍静态数码管的控制,有关动态数码管控制将在下一章节介绍。有关静态数码管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在百度上查找了解。
二、硬件设计
开发板上的静态数码管模块电路如下图所示:
上图电路是静态数码管电路,模块独立,使用的是1 个共阳数码管组成,即8 位数码管的段选数据a-dp 全部一起引出,数码管的位选即公共端直接接VCC,根据共阳数码管显示特点可知,只要保证数码管a-dp 段输入电平为低电平即可点亮。由于使用的是共阳数码管,公共极接VCC,所以在数码管控制端可加一个限流电阻,阻值为470 欧(471)。本实验使用P0 口连接J8 端子。
二、软件设计
我们所要实现的功能是:控制静态数码管显示数字0,即让P0 端口输出数字0 的段码0x3f(共阴)。
#include "reg52.h"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对系统默认数据类型进行重定义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define SMG_A_DP_PORT P0 //使用宏定义数码管段码口
//共阴极数码管显示0~F的段码数据
u8 gsmg_code[17]={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
void main()
{
SMG_A_DP_PORT=~gsmg_code[0];//将数组第1个数据赋值给数码管段选口
while(1){
}
}
main.c 文件内代码非常少也很简单,首先将51 单片机的头文件包含进来,然后定义一个全局数组变量gsmg_code 存放共阴数码管0-F 段码数据。主函数功能也很简单,首先将数组的第1 个数据赋值给SMG_A_DP_PORT,因为数组内定义的是共阴数码管段码,数组角标为0 存储的就是第一个数据0X3F,然后按位取反变为0XC0,即共阳数码管段码0 的数据。然后进入while 循环,单片机此时一直在while 内循环操作。当然该条语句也可以放在while 循环语句内,同样会让静态数码管显示0。
数码管依次显示源码如下:
#include< reg52.h >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define SMG_A_DP_PORT P0
u8 gsmg_code[17]={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
void delay_10us(u16 time_us){
while(time_us--);
}
void main()
{
u16 i;
while(1)
{
for(i=1;i< 17;i++){
SMG_A_DP_PORT=~gsmg_code[i];
delay_10us(50000);
delay_10us(50000);
}
}
}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