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月1日起,《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需登记挂牌后才可上路。
据查询,北京并不是第一个针对电动自行车实施上牌规定的城市。早在四年前,上海就已经开启并陆续完成了电动自行车的上牌工作;近期,也有南昌、杭州、深圳等城市对这一交通工具进行管控。
在上述《条例》中,明确规定建立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制度;完善了电动自行车登记规定;设定了电动自行车过渡期政策;补充完善了非机动车通行规定;此外,与时俱进规范强化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管理责任。
同时,为了保持法律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简称《办法》)同步进行了简易修改,对滑板车、独轮车、自平衡车等交通工具的管理作出了明确要求。
在上海市自行车协会的郭建荣秘书长看来,电动自行车上牌过程中,做到合法合规,可以实现市场平滑的前后过渡。而对于行业内的企业来说,最为关心的,就是政策实施之后,会不会对未来的市场空间产生影响。
据统计,2017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3097万辆,出口730.1万辆,出口金额14.4亿美元;另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动自行车全社会的保有量达到2.5亿辆,可以说是真正的“国民交通工具”,相关的市场规模或超两千亿。
随着国家的“新国标”、以及地方政府的管理政策不断出台,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野蛮生长”的电动自行车行业,有望得到进一步规范,行业中的优秀企业,有望在这一波发展中获得新的机遇。
短途交通工具之王
实际上,电动自行车不但是“国民交通工具”,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具中国特色的原始性创新产品之一,这一行业是一个绿色环保、贴近民生、拥有高度自主产权的民族产业。
自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电动自行车确定为非机动车的合法车型,这一行业开始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2013年全年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369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96%。
之后,受到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行业的发展速度放缓,产业集中度开始提高,众多不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生产厂商逐步退出,厂商越来越需要创造多元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喜好的转变。
尽管如此,我国的电动自行车行业仍然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也提出了更适宜的要求;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带来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数量激增,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电动自行车也可以帮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从行业来看,尽管近年来有所调整,但目前这一产业的离散程度依然很高。郭建荣告诉记者,目前行业中的生产商有超过八百家,分散程度高,竞争非常激烈。
而对于这个行业的调整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今年五月份出台、将于明年四月份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
标准规定必须有脚踏骑行能力、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每小时25公里、整车质量(含电池)不超过55公斤、电机功率不超过400瓦、蓄电池标称电压不超过48伏,并且要求强制实施。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大街小巷穿梭的大量摩托车型、车速超过40km/h的电动自行车,将被淘汰。更轻、更安全的电动自行车将会进入市场,产品的替代伴随着行业的整合,电动自行车行业或将迎来洗牌。
新规冲击行业
2018 年《新国标》的颁布是电动自行车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高自行车行业附加值的抓手,该规范的实施将进一步加速市场分化,使得行业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随着一部分不合规的企业淘汰出局和新技术的采用,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也会随之提高。
“行业会逐步集中,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企业,如果跟不上政策调整的脚步,很有可能会逐步关门,或者被一些大企业兼并,”郭建荣说,“因为明年才会实施,这一政策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看到,总体来说,超标违规的生产,将会得到极大遏制。”
同时,目前市面上电动自行车同质化的趋势也相对明显,消费者需要更好、更为个性化的产品。
在交通领域,电动自行车因其环保、便捷的特性迅速取代传统自行车成为短途出行的主流方式,随着电动自行车市场趋于饱和,消费者已由早期的产品需求,不断向品质、功能、个性、体验需求转变。
为顺应消费者需求的转型和消费心智的升级,电动自行车制造商未来将着力解决消费者的痛点,摒弃体验较差的传统低端车型,大力发展以智能化、高端化和个性化为代表的新一代高端车型,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