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整个2021年第一季度下的半导体市场,芯片涨幅之高、物料缺货之严重,这给采购君们造成了太大的心灵冲击,采购君纷纷表示:“心理阴影面积可能已大过地球村了。”
这可不是夸大说法,采购君们为了找货找料,各种求着供应商多给分点货吧,有的打完款后货已经没了;有的申请单刚递交,就被供应商告知价格涨了的消息;有的订完货之后交期却遥遥无期……这真是昨天的我对你爱答不理,今天的你我得罪不起啊。
往往在这种危难关头,更是考验自己手头供应商人品的时刻。要是遇到了坚持不涨价的供应商,那么应该是采购君上辈子拯救了地球积来的福。
换句话说,在涨声四起,成本失控的情况下,采购君们还有没有机会来管控成本呢?从业17年的芯仔我将从专业角度,来给各位采购君们剖析下——在这场芯片涨价硬仗中,应该以什么样的姿势来应战,能最大化地避免损失且控制采购成本。
芯片涨价的重灾区
首先,先让我们来看看此次涨价浪潮下的重灾区。
涨价的第一重灾区首当其冲是主控元件,价格涨幅少则涨200%,多则涨500%;而且目前来看,似乎是无上限的涨价中,还未看到涨幅天花板。其中,以ST、TI、ADI、飞思卡尔等品牌涨幅最为瞩目。(注:以下价格的单位均为人民币)
ST部分型号涨幅一览
STM32F103ZET6:去年10多块,现今320元左右;
STM32F103VCT6:去年10多块,现今160元左右;
除了ST,其余所有替代STM系列的产品价格也跟着在暴涨。
TI部分型号涨幅一览
AMC1311DWVR:去年10元左右,现今50元左右;
TPS5450DDAR:去年4元左右,现今12元左右;
TMS320F28335PGFA:去年60元上下,现今140元;
今年开始,TI所有型号的价格都在慢慢上涨。
ADI部分型号涨幅一览
AD7329BRUZ:去年45元左右,现今60元起伏;
ADUM1200BRZ:去年5元左右,现今15元;
ADUM1201ARZ:去年6元左右,现今16元;
ADI价格正在逐步攀升……
飞思卡尔部分型号涨幅一览
MC9S12XEP100MAG:去年40元,现今200元左右;
S9KEAZ128AMLH:去年8元左右,现今45元左右;
NXP部分型号涨幅一览
TJA1050T/CM:去年1.8元左右,现今8元左右;
PCF8563T/5:去年2元,现今5元左右;
TJA1021T/20/CM:去年2元,现今9元左右;
TJA系列的价格全部稳定上涨。
为什么这些品牌涨价最厉害?
透过上述列举各大品牌的涨价明细,以及芯仔近期的潜水式观察发现,涨幅最高的莫过于要数ST了。那么,为什么ST的涨幅是最高的呢?原因无他,当然是需求量最高的,加上量提升不上来的那个涨幅最高。因此,ST,MCU成为涨价首当其冲的重灾区。
根据IHS 的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ST MCU(不含汽车和安全MCU)的全球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其通用汽车MCU在中国的出货量更是高居第一,领先于排名第二的NXP。
早在2017年时,ST就已经成为全球MCU供应的领导者,占领全球MCU份额的五分之一,且年复合增长率可高达27%。在汽车自动化、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自然是属于MCU的重度使用者。所以,此轮的涨幅最高是ST,而应用受影响最大当属汽车制造商。近期,蔚来汽车因为芯片供应不足,宣布停产5天的新闻,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芯片之缺。
受疫情影响,带动了测温仪的需求猛增。而测温仪在以往的销售中占比并不高,一时陡增的需求以致供不应求,同时也带动了MCU市场需求的迅猛增长。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ST的产能——
2020年3月,ST就因为欧洲疫情不容乐观而决定将法国工厂减产50%。当时,ST还将部分晶圆订单外包给台积电和三星。
2020年11月初,由于欧洲疫情仍未退烧,总部设在瑞士的知名MCU大厂意法半导体的管理层们决定在今年不给员工加薪,工会召集ST工厂员工罢工抗议,继而导致ST法国工厂开始产线停摆,缺货情况再度加重。
力积电董事长黄崇仁曾表示,全球晶圆代工产能不足会持续到2022年之后,原因包括需求成长率大于产能成长率,且包括5G及人工智能等应用,将带动更多需求。而建造新晶圆厂成本高昂且至少需时3年以上,客户要等新产能将会缓不济急。
市场占有率+不可替代性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德州仪器(TI)占据了19%的市场份额,ADI占据了全球vwin 市场10%的份额。
由于占据了全球大部分模拟市场应用,自然该需求量是最大的,缺货影响面积也是最高。因此,涨价浪潮下也是无法幸免的。再加上,市场上炒家的介入;在逐利的人性本能下,炒家会选择使用率最高、炒得动、卖得高、有人买的元件进行反复“翻炒”,直到价格媲美黄金,客户被迫停产为止。
涨价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不可替代性。世界领先的工艺,设计产品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都是这些品牌涨价最厉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无法替代,加上缺货,市场需求量,在这几大因素的背景下,制造商们只能苦苦咽下这颗涨价的苦果。
替代市场是什么情况?
每当遇到这些元件涨幅如此之高的情形下,就会有人出来说:“为什么不干脆用替代的算了?”
细究替代的方案,总体来说有两种。
1)寻找海外其他品牌性价比更高的元件替代;
2)国产元件的替代;
寻找海外其他品牌性价比更高的元件替代
首先,我们说说寻找海外其他品牌性价比更高的元件替代。
产品工程师对产品的设计,早已围绕原先的元件功能特性,参数,运算,电压,电流,包括电路板上的管脚应用都已固化;因此,要找到可完全替代,且在不更改原先的设计方案的情况下一模一样的元件,几率是相当低下的。加上,量产的产品是经过长期测试试验投放市场,获得客户认可的;要是再来对设计进行改造,其涉及的影响太大,同时还要考虑到成品的市场竞争力等等,这在短期内的很难实现替代的。
国产元件的替代
而说到国产替代,本身在设计跟生产工艺仍处于28nm的国产领域,除了中芯国际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支持量产14nm芯片的晶圆代工企业之外,距离目前世界顶级的7nm工艺还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寻找国产替代原先的国外品牌设计方案,那更是难上加难,几乎是不可能也无法达到的。因此,核心器件找国产替代的方案,大多数厂家只能停留在想法上了。
其实,有些芯片的涨价幅度相对理智
在涨声遍野的半导体市场下,还是有些物料涨幅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的,像VISHAY,ON,微芯等的品牌价格就比较稳定,还有型号较老款的FPGA价格起伏也不大。
VISHAY部分型号涨幅一览
SMBJ26A-E3/52:去年0.33元,现今0.39元;
DG408DY-T1-E3:去年3元,现今4元;
ON部分型号涨幅一览
FDS6990AS:去年1.5元,现今1.8元;
MIC部分型号涨幅一览
PIC18F4520-I/PT:去年12元,现今13元;
MCP6044T-I/SL:去年3.3元,现今4元;
正向低压降稳压器部分型号涨幅一览
AMS1117-3.3v
国产:去年0.098元,现今0.11元;
原装:去年0.365元,现今0.4元;
芯仔有话说
关于价格涨幅比较低的元件梳理,是由于元件的通用性高,可替代性也比较高。虽然,国内元件在高端模拟器件上仍存在较大距离,但是在低端元件还是有替代成就的。也正是由于元件的可替代性,使这些物料免受涨价的洪潮侵袭。
其次,在元件中较为老款的MCU、FPGA市场使用率下降的物料,受涨价幅度影响也较小。
接着,是关于停产料方面。由于停产物料在市场使用率下降,所以炒家们通常炒价格也不会对停产料下手。
最后,采购君们快快梳理下自己手头上的物料清单,如果有以上几类物料需要采购的话,那么这些物料可以不急于恐慌性备货,而不幸赶上涨价洪潮的物料要是有生产计划的,则需要快速下单备货,早一天下单损失越小!
责任编辑:tzh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