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行业:颠覆进行时
“颠覆”正成为今年度实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关键词,基于移动互联、穿戴式设备、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正在快速颠覆各行业的生存业态,在迅猛发展的医疗领域,这些新兴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结合正在全面颠覆我们以往对医疗的认知结构,可以预见,医疗的各个细分领域,从诊断、监护、治疗、给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结合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全新的医院、患者、保险的多方共赢商业模式也在探索中爆发,基于医疗大数据平台的诊断与治疗技术也将把个性化医疗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传统的医疗器械和医院的商业模式或将被全面颠覆,我们定义为“智慧医疗”。
例如,可穿戴医疗设备对血糖、血压、血氧等的监测数据不仅仅可以与智能手机相连,还可借助云存储技术将监测数据通过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并和医院的病例系统和监控中心相连,有异常及时提供预警以及相应的诊治意见。可穿戴医疗作为未来移动互联新的入口,最大的潜力不在于硬件本身,而在于通过硬件粘住客户,在于硬件背后收集到的医疗云端“大数据”,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商业模式:利用医疗云端“大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远程服务、为企业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为临床外包机构提供研发服务、为医院提供自动分诊服务、为医生提供应用性极强的再教育服务、以及和保险公司合作绑定客户(***在2013年8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医保服务,可穿戴医疗设备厂商可通过利润分成的模式和保险公司合作获得广大的客户群)。
我们预计,国内大量优秀公司将全面进军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大数据等新医疗领域,我们判断医疗器械企业宝莱特、三诺生物将试水可穿戴医疗设备;我们看到了和佳股份通过收购进军医疗信息化领域;蒙发利从传统按摩器械商到家用健康管理平台的转型;我们也看到了福瑞股份将医疗大数据应用于肝纤维化诊断在国际前沿技术的探索。另外,万达信息在电子病历、医疗信息化的探索将构建一个强大的大数据平台,奥维通信在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探索值得关注。对于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而言,若能借助在可穿戴医疗设备技术的先发优势以及资本优势,成为可穿戴医疗产业链的整合者(如开发移动医疗应用软件、构建医疗监测大数据平台、健康档案区域化联网等),未来成长空间巨大。我们这篇深度报告也会全面推荐给医疗实业界的朋友,希望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在全新的技术与商业方向上占据一席之地。重点推荐宝莱特、和佳股份、福瑞股份、蒙发利。
2.移动医疗:正处于爆发式增长前夜
移动医疗(mHealth)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包括远程医疗、预约平台、医院信息移动化解决方案等。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造成医疗需求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严重短缺,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供需缺口为移动医疗带来了一片蓝海,而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为移动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例如,未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将不仅仅接受药物治疗,而接受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管理、可穿戴式给药在内的整体的疾病管理方案。全球范围,Epocrates、CardioNet、WellDoc、ZocDoc、Vocera等公司已在移动医疗领域做出了成功的典范。而在中国,春雨天下、丁香园等公司也开始了移动医疗行业的探索。而随着可穿戴式技术的崛起,移动医疗的软件和硬件结合将带来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根据iiMedia Research预测,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服务类)市场规模为18.6亿元,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125.3亿元。
2.1三大推动力:养老需求 + 移动互联 + 政府支持
养老需求。我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预计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BCG和Swiss Re联合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近4.4亿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34%,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而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是15~45岁人口的3~7倍,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短缺。对老龄人口进行慢性病监测、降低长期医疗费用尤为重要。
移动互联的爆发。移动互联的高速发展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空间,根据据IDC发布的中国医疗卫生十大IT 趋势,移动医疗将成为2013年重点建设的IT系统之一。远程预约、远程医疗、慢病监控、大数据综合解决方案等改变现有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慢性病远程监护可降低总体医疗费用,具有明显的经济学优势(例如美国糖尿病患者研究表明,远程监护和以使医疗费用降低40%以上),可以让现有医疗资源最大化利用(我国医疗资源浪费占医疗费用比重超过30%),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我国政府对于移动医疗持明确的支持态度。相关的国家部委出台了系列文件和政策来鼓励、支持移动医疗的发展。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分别将个人医疗监护、远程诊断等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重点,并且提供相应的资金资助。卫生部也发起和赞助了一些合作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内的移动医疗示范项目,包括病例记录、疾病数据和健康质量监控等移动医疗解决方案。
2.2.移动医疗获得了风险资本的追逐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众多知名PE/VC早已敏锐地嗅到移动医疗这一巨大蛋糕。例如,女性经期护理手机应用大姨吗 2013年9月获得了红杉资本和贝塔斯曼等千万美元的投资;在线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商春雨掌上医生2012年9月和2011年11月分别获得 BlueRun(蓝驰创投)8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的投资;美国医生预约平台ZocDoc2011年8月获得俄罗斯风投公司DST 5000万美元的投资,2011年9月获得高盛2500万美元的投资等。而ChilmarkResearch研究指出,移动医疗领域的投资未来5年会增加 25%,到2017年将突破11亿美元。
2.3.移动医疗--医生/患者在想什么?
目前很多移动医疗提供商虽然开发了针对医生和患者的产品(如Epocrates和WellDoc),但很少站在医生和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认为,充分了解医生和患者—移动医疗的两大重要参与者对移动医疗的需求,将有助于移动医疗提供商设计更有针对性、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
患者方面,经济学人智库的调研结果表明,1)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与医生的交流成为了患者对未来移动医疗的重要需求,64%的患者未来愿意尝试使用移动医疗与医生交流,且几乎所有患者表示愿意为此付费;73%的患者未来愿意尝试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进行病情的远程监控,且几乎所有患者表示愿意为此付费;另外,46%的患者未来愿意尝试借助移动医疗获得更多的医疗知识,3/4的患者愿意为此付费。2)移动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未来也将转变,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应用有望取代语音和短信服务,成为未来最受欢迎的移动医疗的提供方式,其中,移动网络以35%的比例成为首选。3)虽然患者愿意为移动医疗服务付费,但成本依然是他们使用移动医疗的最大阻碍因素(因此,移动医疗商可以考虑向患者低价甚至免费提供服务,通过其他商业模式盈利)。
医生方面,经济学人智库的调研结果表明,1)38%的医生认为移动医疗可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11%认为移动医疗能降低患者的成本;2)在改善医院内部沟通方面,医生最欢迎的是借助远程数据处理和诊断,49%的医生选择了这一功能;而医生对通过移动医疗与其他医生沟通、以及获取电子病历兴趣并不大;3)在改善与患者互动方面,医生对各种功能都非常感兴趣,包括病情的远程监控、通过移动医疗设备演示治疗方案、让患者访问电子病历、视频咨询、预约提醒、药物服用情况沟通等,但目前这些领域还缺乏足够的解决方案;而对目前市面上已经有的通话和短信服务,医生兴趣不大。
3.可穿戴式医疗:引领重大的科技变革
3.1.可穿戴技术将成为下个十年的重大投资机会
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如今天的智能手机,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s)是把传感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技术嵌入人们眼镜、手表、手环、服饰及鞋袜等日常穿戴中而推出的设备,可以用紧体的佩戴方式测量各项体征。例如晨练时,有鞋子计算运动的距离和消耗的卡路里,有眼镜拍摄看到的风景,有蓝牙耳机监测血氧含量。。。可穿戴技术即将大规模进入普通人的生活,进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为人类带来重大的科技变革。5年前很少有人想到,智能手机将取代电脑,成为男女老少上网的必备品;正如今天很少有人相信,可穿戴设备可能成为下一个智能手机,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下一个十年的重大投资机会。
可穿戴设备为移动网络新的入口,将引领个人局域网的全面升级。可穿戴设备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可以使人类脱离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限制,催生新的移动网络入口。目前,依赖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网络还比较局限,智能手机不但充当联网服务器,还充当输入和输出终端;而可穿戴设备的推出将改变这一状况,今后智能手机仅充当联网服务器,而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移动网络输入和输出终端,可以解放双手,让人们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例如,通过智能手表自动输入人体健康状态和运动状态,通过智能眼镜输出视觉效果极佳的3D画面,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体验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三星可穿戴设备GalaxyGear于2013年9月25日正式登陆中国并与全球同步销售,将引领市场对可穿戴技术的关注。
百亿美元的市场空间,即将进入爆发期。1)市场研究机构BIIntelligence预测,201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亿台,而2018年将达到3亿台,按平均每台42美元的出货价格计算,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规模将达到120亿美元;2)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的预测,未来5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将进入爆发和普及期,预计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4.85亿台,对应销售规模为190亿美元; 3)瑞士信贷的预测更为乐观:未来2-3年,可穿戴技术市场规模将由现有30 -50亿美元增长至300 -500亿美元。
3.2医疗是可穿戴设备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
市场研究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研究表明,医疗是可穿戴设备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其次是健身和娱乐);Ahadome预测可穿戴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至少占可穿戴设备的 50%份额。可穿戴设备将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一场革命(微型化—便携化—可穿戴化),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电离子透入贴片可以治疗头痛,智能眼镜可以帮助老年痴呆症患者唤起容易忘记的人和事,Google Glass可以全程直播外科手术等。根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2012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为4.2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12亿元,2017年将达到4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0%。
3.3.可穿戴医疗可用于各种慢性病监测
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人体的生理数据(如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并将数据无线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如小型手持式无线装置等,可在发生异常时发出警告信号),中央处理器再将数据发送至医疗中心,以便医生进行全面、专业、及时的分析和治疗。
3.3.1无创连续监测技术--血糖、血压、血氧
血糖无创连续监测技术:现有血糖连续监测产品主要通过皮下间质液测量血糖浓度。即利用汗液、唾液等人体渗出液,通过计算血糖浓度与渗出液中葡糖糖浓度的相关性测量血糖。其中,美国 Medtronic公司最先推出获得FDA批准的血糖实时连续监测系统(CGM)。该系统由可丢弃式连续血糖检测探头、射频发射器和接收显示器组成。探头可通过细小金属丝贴在患者腹部(金属丝极其细小,刺入速度极快,无疼痛感),连续工作3天,每10秒对皮下间质液里的葡萄糖浓度进行测量,所得的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到接收器上,接收器每5分钟对所得数据进行均值处理,然后将其转换为血糖值储存下来。这种方法每天采集到的信息量是指血测试法的100多倍。另外,由美国Spectrx公司开发的血糖测试仪则是用激光在皮肤角质层上开启一列微孔(也无疼痛感),然后由特制传感器收集间质液并测量分析出血糖值。
血压的无创连续监测技术:1)通过桡动脉脉搏幅值来确定血压值。新加坡健资国际私人有限公司开发的腕表式连续每博血压测量仪就是使用了该方法,其准确性已经得到了ESH和AAMI的临床验证。美国Medwave公司开发的Vasotrac腕式血压测量仪则是通过周期性地在桡动脉上加压和减压来确定血管零负荷状态,并在该状态下通过脉搏波动的幅值中提取的其他参数来确定血压值。该技术不能实现每搏连续测量,且需要专业人员辅导,并在手腕处施加一定压力,因此便利性仍然不高。2)通过脉搏波传速来确定血压值。即利用生物电极和光电传感器来测量脉搏波传速,并利用血压测量金标准对传速与动脉血压关系校准,确定血压值。此外,研究人员还试图将体重及臂长等参数引入计算过程,提高精度。此种传感器的优势是设计简单,成本较低,可在PDA、手机和手表等多种载体上使用。3)通过每搏血容积变化来确定动脉血压值。借助光电传感器测量每搏血容积变化量,通过流体静力学及血容量变化量与经皮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平均血压值,该技术还在研发阶段。
血氧的无创连续监测技术:通过红外线测量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即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与全部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是重要的生理参数,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长期监测意义重大。可以用附着在耳垂、脚趾或手指上的脉冲血氧计测量血氧饱和度。脉冲血氧计测量血氧的原理是:氧合血红蛋白可以允许较多的红光通过并吸收较多的红外光,非氧合血红蛋白则反之,可以允许较多的红外光通过并吸收较多的红光。脉冲血氧计通常附着在使用者的耳垂、脚趾或手指上测量血氧饱和度。美国SPO Medical公司推出的“血氧手表”可在使用者睡眠过程中监视其血氧饱和度,降低睡眠窒息症患者在夜间呼吸阻碍的危险。
3.3.2可穿戴设备用于监测应用举例
Maxim生命体征测量T恤:美信公司(Maxim Integrated)在“2013 International CES”上展出了一款嵌有多种传感器并能够监测生命体征数据的T恤,名为“Fit衫”,该T恤可以测量心电图、体温及活动量等数据,以供医疗机构监测患者身体状况。这款T恤在两个袖子等4处嵌入了心电仪用传感器,并采用了新家坡Clearbridge VitalSign公司的新号处理技术和美国OrbitalResearch公司的干式电极,目前Fit衫尚处于试验阶段。
Imec可穿戴耳机。 Imec的可穿戴式脑电图(EEG)耳机和心电图(EKG)贴片可分别记录人的大脑和心脏活动,心跳率和3D加速计的数据都储存在系统里或被传送到智能手机里。录得的数据可以被实时传送到最多10英里远的接收器里。
DuoFertility生育监测器。
英国剑桥“温度概念”公司开发出一套DuoFertility系统,可通过放置在女性腋下的一个小贴片测量女性排卵期体温的细微变化,精确预计排卵日以达到避孕或怀孕的效果。DuoFertility每天测量体温2万次,准确度达99%,可将受孕率在6个月后提高20%,成功率可媲美昂贵的体外受精法。
BodyTel家庭诊断系统。 BodyTel 为那些有慢性疾病的人提供了方便的家庭诊断。BodyTel的产品GlucoTel(血糖仪)、PressureTel(血压计)、WeightTel和 WeightTel Pro均基于一个中心设施。所有的设备都有一个整合的蓝牙模块,可以让它们自动将测量的身体指标无线发送给中转站(病人的手机等),中转站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在线数据库,整个传输过程自动实时发生,不需要病人进行操作。除了查看这些数据,医生们还可以设置在一定的条件下让系统自动给他们发警告。当数据超过或低于一个预设的阈值时,医生就可以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收到提醒(短信、邮件、传真等)。比如在糖尿病人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就可以迅速提供救护。
3.4可穿戴医疗设备可用于各种疾病治疗
可穿戴医疗设备除用于生命体征的检测外,还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电离子透入贴片可以治疗头痛,智能眼镜可以帮助老年痴呆症患者唤起容易忘记的人和事,Google Glass可以全程直播外科手术等。
3.4.1.无创治疗技术--电疗、磁疗、超声疗法、透皮给药
电疗:即可以通过电刺激放松肌肉,促进某些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电疗的典型应用包括毒瘾治疗、下身麻痹及四肢瘫痪治疗、慢性疼痛的治疗、帕金森病等的治疗等。且由于这些治疗需要接受长期或间歇性的刺激,有迫切转化为可穿戴设备的需要。
磁疗:磁疗法即磁场疗法,原理是通过磁场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市场上与之相关的可穿戴治疗设备有磁衣、磁疗腰带、磁疗腹带、磁疗帽等,用于镇痛、消炎、止泻、降血压、降血脂等,但其效果仍需深入评估。
超声疗法:超声可以起到刺激组织再生,增加纤维组织的延伸性的功效,可以减轻疼得通和肿胀,还可用于神经炎、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目前,可穿戴式的超声检测系统和治疗系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透皮给药:透皮给药系统(TDS)是指药物以一定速率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循环从而产生药效的治疗系统。促进药物透析的方法主要为物理法(离子导入、电致孔、超声导入、微针、光械效应促渗等)和化学法(前体药物、化学促渗剂、超饱和溶液等)。这种给药方法使得药物不会被肠胃破坏,并能长期保持药物浓度,近年来是研究热点,也是穿戴式治疗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
3.4.2.可穿戴设备用于治疗应用举例
手腕式血糖控制仪:基于Bio-MEMS技术,由提取血液的微泵,带血糖传感器的电极和通过气压差推送药物的微泵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微针检测血糖浓度,再由微泵来注射药物,维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其吸引人之处在于可根据血糖水平自动调节用药方案,避免了胰岛素治疗中常见的低血糖状况:如果检测的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则自动注射葡萄糖,如果监测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则自动注射胰岛素。
声波加速体内胰岛素分泌器:通过声波身体的特定部位进行长时间的刺激,借助特定频率(用户可以根据情况调节)诱导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临床实验显示,在4小时声波刺激后,血糖浓度能明显降低。
可穿戴除颤器:目前已用于临床,主要由贴身背心式电极带和除颤器组成。电极带里含有感知电极和除颤电极,而除颤器由脉冲发生器、检测器和报警器组成。另外还有可人工启动和取消的手动开关。当检测到异常时,报警器会通知医护人员进行除颤或自动除颤。
可穿戴式交变电场治疗脑瘤: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将一个小型电池和带有导线的绝缘绷带电极组成的设备带在脑瘤患者头上,利用电场阻止癌细胞生长分裂,使脑癌患者存活时间提高了1倍。并且此设备对正常细胞没有副作用,潜力巨大。
电离子透入疗法治疗头痛:电离子透入疗法(Iontophoresis )为将药物通过皮肤,由直流电流驱动渗入人体体内的治疗方法,可以对局部应用高剂量的药物,提高药物疗效并减少因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过去电离子透入疗法需要大量的电子元器件、专业医务人员监测电流以保证安全;但随着开关式电源设计和高性能的微控制器的诞生,电离子透入疗法已进入可穿戴时代,患者可以通过自助式电离子透入贴片对头痛、晕动病、皱纹等进行治疗。
智能眼镜帮助老年痴呆症患者唤起记忆: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一款智能眼镜,可以识别60种日常用品,可以记住佩戴者最后一次看到提包、钥匙、手机、音乐播放器等日常用品的地点。智能眼镜的镜片上有微型摄像头和小型反光镜,可以拍下佩戴者所见的物品,第一次摄像头聚焦于物品上时,佩带者说出该物品的名称,名称会保存到小型智能电脑处理器,佩戴者如果再次寻找该物品,只要念出其名称,智能眼镜即会在显示屏上显示它最后一次出现的地点。这一功能可以给记忆衰退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带来很多生活上的便利。
3.5.可穿戴设备—如何快速被公众接受?
要么时尚,要么隐形。可穿戴设备如何快速成为老百姓必不可少的用品?--我们认为,可穿戴设备需要在极致的和时尚和彻底的隐形之间做出选择,要么时尚,要么隐形!
可穿戴设备厂商可考虑和时尚品牌合作,让产品看上去足够有吸引力。可穿戴医疗设备除具有丰富的功能外,其外观设计需要更加美观和自然,像佩戴戒指、手链、耳环、手镯等首饰一样,避免消费者有“异物”感,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消费者不会愿意付300美元买一块看似改进版计算器手表的“智能手表”;或花1500美元支付一个看起来像“外星人”的Google Glass。光设计一款功能丰富的产品远远不够,可穿戴医疗设备厂商需要向时尚界学习,或考虑和时尚品牌合作,让产品看上去足够时髦,值得消费者支付溢价,才能从“可穿戴”走向“想穿戴”,从小众走向大众。
Google Glass和Galaxy Gear在让可穿戴设备更时尚方面做出了探索。1) GoogleGlass为摆脱刚刚推出时的怪异形象,和时尚眼镜电商WarbyParker以及时尚品牌Diane Von Furstenberg合作,让Google Glass走上了T台;2)Galaxy Gear在研发阶段的原型机仅有黑灰两色,而三星移动执行副总裁YH Lee认为智能手表是一种可穿戴的时尚产物,需要用多种色彩来吸引年轻的消费者,因此劝服了公司高管实行多彩化战略,推出野橘色、燕麦米色、青柠绿、摩卡灰以及玫瑰金多种颜色。但颜色的变化只是时尚的初级尝试,我们期待三星在今后推出的可穿戴设备中具备更多的时尚因素; 3)前苹果 CEO John Sculley创建的Misfit公司推出了“最优雅的生理活动追踪设备” Shine, 与FuelBand、JawboneUp 2和Fitbit等以橡胶与塑料为材料的手环完全不同,Shine的外壳由航天级铝制造,采用磨砂处理,外形圆润,仅纽扣大小,像一颗精致的鹅卵石,获得了2013年的“红点设计奖”。值得一提的是,Misfit在众筹平台Indiegogo仅仅上线9小时,就获得了10万美元融资,为Indiegogo 融资速度之最。
“一个即便什么都不测量,你都想戴上的产品,难道你不想要吗?”-- Misfit公司创始人 Sonny Vu
“科技有时候会很艰深,有时候甚至会非常枯燥无趣,为了打破这种成见思维,为了带给女性消费者更多的时尚灵感,我们正试图把Galaxy Gear 和时尚连接在一起,借此吸引消费者。”--三星移动执行副总裁YH Lee
“关于什么东西可以穿上身,通常时尚界才是那股带头来重新定义、发明以及真正去推行的力量,”--时尚类创业公司总裁 Bow & Drape Aubrie Pagano 。
4.可穿戴/移动医疗:将采取怎样的商业模式?
我们认为,对于可穿戴/移动医疗厂商而言,仅仅向患者销售设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医疗监测的大数据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目前,可穿戴/移动医疗在美国已经发展出不同的商业模式,通过向医院/医生/药企/保险公司收费实现盈利。例如,WellDoc作为专注于糖尿病管理的移动医疗公司,通过向保险公司收费盈利,已有两家医疗保险公司表示愿意为用户支付超过100美金/月的“糖尿病管家系统”费用;CardioNet作为远程心脏监测服务提供商,通过向保险公司和科研机构收费盈利,除服务患者外监测数据还可以提供给科研机构用于研发;Epocrates拥有美国排名第一的移动药物字典,通过为药企提供广告和调研服务、向医生销售精装豪华版Epocrates盈利;Zocdoc为患者提供免费预约服务,通过向医生收费盈利;Vocera可帮助大型医院实现快速而有效的通讯,通过向医院收费盈利。
4.1.WellDoc糖尿病管理:向保险公司收费
WellDoc提供手机和云端的糖尿病管理平台,并与保险公司合作为患者提供糖尿病管理项目。
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健康应用方便地存储收集饮食、血糖水平和药物治疗方案信息(可以手动输入或将设备与血糖监测仪无线连接),通过云端获得个性化的反馈和警示(例如,收集到患者午后血糖偏低的信息后,“糖尿病管家系统”可提出建议病患食用的最佳食品,或建议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糖尿病管家系统”在现有药物剂量、血糖波动情况、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将诊断建议发送给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患者的用药选择。
WellDoc糖尿病管家系统已通过 FDA审批,而且在临床实验中证实了其效用和经济学价值。1)发表在美国糖尿病协会官方杂志《ADA Diabetes Care》163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WellDoc糖尿病管家系统可以使糖尿病控制的主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1.9%,而使用传统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仅下降0.7%;2)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DCHealthConnect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使用WellDoc糖尿病管家系统的12个月内可以使急诊和住院概率降低 58%(与使用此系统之前的12个月相比),且患者对WellDoc糖尿病管家系统反馈非常好,100%的患者认为获得及时的个性化的反馈很有帮助,100%的患者认为此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监测血糖,而只有6%的患者认为输入他们的糖尿病信息非常麻烦。
WellDoc通过向保险公司收费盈利。
由于WellDoc糖尿病管家系统可以帮助医疗保险公司减少长期开支,在报销上获得了和药品相同的地位,已有两家医疗保险公司表示愿意为用户支付超过100 美金/月的“糖尿病管家系统”费用--只要医生建议患者使用这一系统,保险公司都会买单。而2013年6月WellDoc的新手机健康应用 BlueStar正式上市后,福特、来爱德等世界500强公司宣布愿意将BlueStar纳入他们的员工处方药福利计划,福特和来爱德相信 BlueStar可以帮助他们维护员工的健康,并降低企业长期的整体医疗支出。预计WellDoc公司2013年收入达2000万美金,较2012年增长 100%。
4.2.CardioNet心脏监测:向保险公司和研发机构收费
CardioNet为心脏监测服务提供商,为患者提供长期远程心脏监测。CardioNet 不仅仅是一个移动心脏监测设备制造商,更重要的是心脏检测服务提供商,其主要产品MCOT™(Mobile Cardiac Outpatient Telemetry, 移动心脏门诊遥测)可以通过传感器为患者提供一天24小时的心脏数据检测服务,并将数据传输至便携式监控器(借助泰利特Telit公司开发的CC864 -DUAL 蜂窝模块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监控器监测到心律异常时(患者自身此时往往尚未意识到),自动将心电图发送至位于加州或宾州的CardioNet监测中心,监测中心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有心脏监测专家进行数据分析,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诊治。与普通心脏监测仪器相比,Cardionet的优势在于1)设备便携,2)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可以介入移动医疗产业链;3)拥有后端专业的医疗服务平台,可以对监测数据及时反馈,可以实现心脏监测的真正意义。到目前为止,MCOT方案已成功诊断了20万以上的患者,并帮助41%的患者发现了以前并未诊断出的严重心脏问题。
CardioNet已通过FDA审批,监测效果获得了临床数据的支持。《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 》发表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一个为期30天、涉及300名患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中,CardioNet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优于传统方法3倍: CardioNet对发作性房颤诊断率为41%,而传统心律不齐检测方法LOOP诊断率为15%;在晕厥或晕厥前状态患者中,CardioNet对发作性心律失常的诊断率为52%,而传统心律不齐检测方法LOOP诊断率为16%。此外在实际应用中,CardioNet的临床优势包括:1)诊断率高:在其他方法没有诊断出来的患者中, 53%的患者通过CardioNet成功诊断了心律不齐;2)紧急报警效果好:20-30%的患者触发了紧急报警系统;3)辅助诊断效果好:医生根据CardioNet系统的建议,为67%的患者改变了治疗方案。
通过向保险公司和研发机构收费实现盈利
公司2012年收入为1.1亿美元,其中9360万美元来自患者服务(大部分由Medicare及商业保险公司支付),830万美元来自研发服务。
1)与保险公司合作锁定客户。由于CardioNet心脏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医疗保险公司减少长期开支,得到了保险公司的青睐。2013年 6 月10 日,CardioNet宣布与美国UnitedHealthcare Insurance (联合健康保险公司) 签订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将为UnitedHealthcare的所有医保客户提供服务,以此锁定了超过7000万的客户。协议涵盖CardioNet的所有监测产品以及后端的技术服务,且报销比例高于联邦医疗保险,为医保客户使用Cardionet的服务提供了激励。这一合作让投资者清晰地看到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巨大潜力,此消息宣布后CardioNet股价上涨330%。
2)监测数据可以提供给科研机构用于研发。CardioNet的监控中心可以积累大量监测数据,可以提供给科研机构用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主要客户包括药企、医疗器械公司、研发外包公司、高校研究机构,主要服务包括临床实验管理、设备租赁、数据监测、数据处理等。公司2010年12月通过收购 Agility (为医疗器械研发提供心脏监测数据的公司)进入研发服务领域,2012年8月收购CardiocoreLab(为药品研发提供心脏检测数据的公司)进一步拓展研发服务的范围。
4.3.Epocrates移动药物字典:向药企和医生收费
Epocrates拥有美国排名第一的移动药物字典,覆盖一半以上的美国医生。Epocrates 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医疗公司(2011年上市,2013年3月以2.9亿美金被AthenaHealth收购)。Epocrates拥有美国排名第一的移动药物字典,提供了数千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信息,包括药效、副作用、剂量、药物相互作用、价格、医保情况等,可帮助医生进行处方决策、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可以在美国大部分的手机平台—苹果、黑莓、安卓等上使用。2012年Epocrate覆盖了超过100万医务工作者,包括33万美国医生(占美国医生总数的50%以上)。
通过向药企和医生收费实现盈利。
2012年Epocrates收入约1.2亿美元,其中80%来自药企(60%来自广告服务,20%来自市场调研服务),另外20%来自医生的软件服务费。
1)为药企提供广告和调研服务。
Epocrates充分利用广大的医生网络资源,为药企提供精准的广告服务和市场调研服务,现有客户包括所有全球排名前20的药企以及数百个小型药企。Epocrates提供的服务包括:(a) DocAlert信息服务:向医生传递药品审批、临床试验数据、治疗指南、处方规定变化等简短的信息,使药企和医生在临床信息上保持实时的沟通;(b) 虚拟医药代表服务:药企可以赞助Essential Points(Epocrates为医生提供的免费再教育服务),提供2-7分钟的医生在教育内容(药企可以选择向特定的医生投放);(c) 市场调研服务:药企或市场研究机构可以选择特特定地区、年龄、科室、从业年限的医生进行市场调研。
2)对医生销售精装豪华版Epocrates。
普通版的Epocrates免费,而精装豪华版Epocrates售价为160美元/年,除普通版Epocrates功能外,还提供循证医学的处方集、治疗指南、实验室诊断项目参考值、实验室诊断项目费用、ICD- 9代码等。
4.4.ZocDoc预约平台:向医生收费
Zocdoc为患者提供免费预约服务。
美国医生严重短缺,现有缺口为13000名医生,因此就诊预约等待时间极长。根据Merritt Hawkins的调研,2009年美国纽约和波士顿地区的平均预约等待时间分别为19天和49天。同时,14-42%的患者在最后一刻取消预约,或根本不出现,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而Zocdoc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患者用手机登录Zocdoc平台,选择需求(如预约心内科医生);平台根据可根据患者的地理位置、预约科别、保险种类、就诊类别、就诊语言和系统存储的医生工作日程表、医生信息等匹配,为患者建议最佳的医生,患者也可以通过浏览其他患者对医生的评价自主选择医生,同时确定就诊时间;就诊时间临近时,Zocdoc还会向患者发出通知,提醒患者按时就诊。Zocdoc 2013年预约量同比增长200%,通过移动终端的预约量同比增长500%,现每个月为1800个城镇的250万人服务。
Zocdoc通过向医生收费盈利。
Zocdoc对患者完全免费,通过向医生收费盈利,医生需要支付300美元/月将自己的名字列于ZocDoc平台上。众多风险投资机构看好ZocDoc的商业模式,总投资近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俄罗斯风投公司DST 5000万美元、高盛(Goldman Sachs)2500万美元等。
4.5.Vocera医院移动通讯:向医院收费
Vocera可帮助大型医院实现快速而有效的通讯。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在医院内部实现快速而有效的通讯,以应对各种紧急突发事件。Vocera 可以为医院提供移动的通讯解决方案,其主要产品是一个可以让医护人员戴在脖子上或别在胸前的设备,可随时收发信息,随时通话并设置提醒,取代了医院过去使用的BP 机。Vocera的优点包括:1)体积小,携带方便:Vocera可以像医生胸牌一样挂在胸前而不像BP 机需要拿在手里,医生可以在通过Vocera对讲的同时进行其它操作;2)免提:通过语音识别通讯,无需拨打电话号码,如护士发现患者患者呼吸困难,需要紧急呼叫呼吸治疗师,只需要呼叫“Call Respiratory“,呼吸治疗师就会迅速赶到病房;3)可同时呼叫一群人:如患者出现紧急状况,护士可在床边呼叫“Urgent Broadcast to Rapid Response Team to Room XXX”,医院的急救小组即可及时赶到病房;4)可和其他电子设备连接:Vocera 可和病床报警系统连接,当患者突然起身时护士的Vocera 就会报警,护士可迅速赶到病房一方患者摔倒,Vocera可和心电监控系统连接,若患者生命体征或心电图有任何异常,医护人员可以随时通过Vocera得到警报。
Vocera通过向医院收费实现盈利。
2012年Vocera共拥有医院客户875余家,包括大型医院、中小型诊所、手术中心和养老中心等,其中775家在美国本土。公司2012年收入近1亿美金,主要来自向医院的Vocera硬件/软件销售以及维修服务。公司2012年上市,现市值为4.6亿美金。
4.6.新元素医疗:医院服务费+用户服务费+设备销售
“1家医院网络保健中心”+“N家健康小屋”模式: 新元素以大型医院为基础,利用远程健康监护技术,在医院内建立专门开展远程健康监测、全科医生服务的“网络保健中心”,并在院外其辐射范围建立多个健康服务终端--“健康小屋”,通过新元素的远程监控技术,为慢病人群、亚健康人群、老龄人群等提供健康管理服务。1)“健康小屋”主要功能包括:(a)自助检测:“健康小屋”配有各种健康采集器,居民可随时进行血压、血糖、体脂、体重、心电、精神压力等健康监测,监测数据通过“云技术”发送到医院的“网络保健中心”,形成电子健康档案,当发现异常时,“网络保健中心”会向医生报告,由后台的医生为患者提供就诊意见;(b) 健康评估与干预 :在健康小屋居民可登陆个人健康空间,利用疾病自我诊断、健康自测、生活方式评估、疾病风险评估等各种健康评估工具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系统会生成健康干预方案,包括慢病管理方案、个性化运动方案、生活方式干预方案、个性化饮食方案、压力管理方案等。2)“网络保健中心”根据监测数据形成电子健康档案,当发现异常时 “网络保健中心”会向医生报告,由后台的医生为患者提供就诊意见;同时“网络保健中心”可根据医生意见设置一套算法,筛选需优先进行治疗的患者,以实现自动分诊的目的。
新元素通过向医院和用户收取服务费和销售医疗器械盈利。新元素医疗2012年前8个月的收入约1.6亿元,主要来自三方面:
1)向医院收取服务费:新元素帮助医院建立数据中心,按照会员数量向医院收取会员服务费,
全国300余家医院已成为新元素的会员,包括深圳市包括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学院、贵州302医院等;
2)向非合作医院的用户收取服务费:如果不是合作医院的用户,可以缴纳一定的200元/年的费用成为系统会员,可以不限次数检测;
3)向用户销售监测设备收费:新元素的“健康小屋”向用户销售便携医疗设备,包括便携式血糖仪和血压计等,可供用户随时随地进行监测。
4.7.可穿戴医疗可探索怎样的商业模式?
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虽然技术层面已经有所突破,但大多数产品仍处于实验期或推广初期,且价格偏高,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寻找可以产生增值效益的商业模式对可穿戴医疗设备厂商成为行业龙头尤为重要。可穿戴医疗作为未来移动互联新的入口,最大的潜力不在于硬件本身,而在于通过硬件粘住客户,在于硬件背后收集到的医疗云端“大数据”,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商业模式。我们认为,可穿戴医疗设备未来可以探索的商业模式包括:
1)设备销售—向用户收费:让用户产生依赖感,产生不同于智能手机的全新用户体验;在可穿戴设备的设计上,注重美观和时尚,使可穿戴设备时尚界追逐的热点;用白金/翡翠等制造或点缀可穿戴医疗设备,将其打造成奢侈品,从而以较高的价格向用户出售。
2)软件销售—向用户收费:可穿戴和医疗设备厂商可以建立类似iTunes的健康软件平台,销售基于监测数据的健康指导/游戏软件,获得销售提成。
3)个性化的服务—向用户收费: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远程服务,根据可穿戴医疗设备收集的数据,由三甲医院的医生通过视频为农村的脑瘫儿童提供康复指导;由健身教练通过视频向减肥者传授量身打造的健身操。
4)精准的广告投放—向企业收费:通过对用户监测的云端“大数据”的分析,向用户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为相关厂商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例如,若监测数据表明用户失眠严重,可向用户推荐有助于睡眠的灵芝胶囊等保健品;若监测数据表明用户血脂/血糖超标,可向其推荐减肥产品或健身卡。
5)研发服务—向科研机构收费:类似CardioNet的商业模式,可穿戴设备厂商可充分利用云端“大数据”,为药企、医疗器械公司、研发外包公司、高校研究机构等提供研发服务。
6)帮助医院建立数据中心—向医院收费:可穿戴医疗设备厂商可以帮助医院建立数据监测中心,为医院提供患者远程监控服务、预约服务及自动分诊服务,按照联网会员的数量向医院收取服务费。
7)医生再教育—向医生收费:个体化监测积累的大数据可以通过分析和归纳成为医生再教育的一部分,医生未来的知识不仅来源于书本,更来自大数据分析后得到的应用性极强知识。医生可以自主从大数据库中发现问题并寻找对策,这将成为医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8)与保险公司合作—利润分成:***在2013年8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医保服务,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商业保险发展潜力巨大。可穿戴医疗设备厂商可以通过和保险公司合作获得广大的客户群(利润分成)。保险公司一方面可减少长期保费开支,另一方面可采集医疗大数据开发个性化的产品。
5.寻找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
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产业链由硬件、应用、运营服务、大数据等组成。医疗设备制造商、移动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方案商等都是移动医疗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对于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而言,若能借助在可穿戴医疗设备技术的先发优势以及资本优势,成为可穿戴医疗产业链的整合者(如开发移动医疗应用软件、构建医疗监测大数据平台、电子病历区域化联网等),未来成长空间极其巨大。我们预计,国内大量医疗器械优秀公司将全面进军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大数据等新医疗领域。
评论
查看更多